您的位置首页  生活资讯  信息

深度报道:海南老百姓的餐桌安全了吗?

深度报道:海南老百姓的餐桌安全了吗?

  近日,被称为“健康岛”的海南,食品安全问题再次成为焦点,对此《证券导报》“财经海南”记者(以下简称“记”)采访了江南大学食品科学博士,现任海南大学海洋学院食品系主任段振华副教授(以下简称“段”)。

  记:最近又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类似问题似乎一直在困扰消费者,难道说一直没有措施出台来解决这一问题吗?

  段:还是有法律法规出台的,2002年就出台了《国家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这项制度出台的目的也是为了保证人们的生命健康。政府对食品生产企业实行食品安全许可制度,颁发食品安全许可证,这也是对企业实行的强行检验。

  段:就海南市场而言,改善程度还是很高的。举几个例子吧,2004年对大米、面粉、色拉油、酱油、醋等产品进行抽查,31个样本30个合格,比起之前68%的合格率已经提升到96%。2005年国家对全国省会城市的婴幼儿奶粉和腐竹等产品进行抽查,海南的合格率达到100%。

  段:我们姑且不谈数据是否百分之百真实,但海南市场的改善还是有目共睹的。再说,如果做不到食品安全,海南这个“健康岛”品牌不就给毁了吗?

  段:这也是目前存在的问题,我总结了几点原因,一是生产企业受利益驱动,安全意识欠缺,自律能力差。他们用化工原料代替食品添加剂目的在于降低成本低。很多厂家还是小作坊性质,不具有出厂检验能力,设备、技术人员跟不上来。而且没有健全的食品管理制度,企业往往跟着经验走,生产不标准,不规范。二是监管不力。监管部门例如工商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部门监管的手段落后。同时部门之间缺乏合作、沟通,没有一个有力度的部门能够拍板说话,往往出现互相扯皮,将责任推来推去的现象。三是法律法规不健全。中国目前还没有成型的《食品安全法》,除了刚才提的《国家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还有的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散装食品卫生法》等。

  段:对,只是罚款而已,当出现了问题可以只用钱来搞定的话,那是很难起到威慑作用的,这正是目前这方面法律的缺陷。

  段:首先就是消费者的心态要端正和平和,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监管部门要加大力度,完善检测体系。我刚才也提到部门之间缺乏沟通,所以要联合执法,明确管理职责,分工到位也是很重要的,不要出现管理的死角。另外就是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当然不应该只针对厂家,监管部门工作不力也要受到相应的处罚才对。还有就是提高食品安全检测的技术。除此之外,媒体的监督也很重要。有很多问题不是政府部门自己查出来的而是媒体曝出来的,所以要加大媒体的监督作用。

  最近,“毒鱼”、“毒蛋”等食品安全话题再次被炒的沸沸扬扬,中国食品市场的安全问题又一次敲响了警钟。古语说,民以食为天。但为什么就在这个关系国计民生的问题上却屡屡暴露出令人触目惊心的问题?为此《证券导报》“财经海南”记者采访了中国食品安全方面的专家、中国保健协会食物营养与安全专业委员会委员孙树侠女士。

  在谈到最近出现的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时,孙树侠说:“国内最近几年在食品安全问题上国家还是非常重视的,而且在诸多领域内加强了执法和监管,但是最近出现的食品问题,其手段已经不是单纯的添加和染色,而是有逐步升级的趋势,而且就造假本身来讲科技含量已经很高了,对的危害也比较严重。还有在我们传统的食品品种上,大多还是小作坊式的生产,很多三无店都在进行加工,这样的小企业众多而难于监管,很多食品质量的问题出自这些地方。”

  现在就食品安全问题,涉及监管的机构太多,遇到问题单个机构解决问题不彻底,又没有专门的机构进行协调,这就给了很多黑商贩游离于各机构法规之间的机会,应该成立专门的食品管理委员会,专项负责专项立法,协调各个职能机构,这样监管和惩处打击的力度和范围就有了保证。

  现在很多农副产品的渠道还是以农民自主经营,商家统一采买的形式,在这个过程中应该从两点上给予管制。首先是农药,饲料环节上,最好统一规定,虽然这个执行起来比较难,但是这样一来有了统一管理,产品质量就得到控制。然后是检验和惩处的环节上,多抽样,多检查,同时推动第三方独立检测检验机构的建立。在发达国家里一旦发生农产品质量不合格,就会吊销这个商家的市场准入资格,惩罚措施非常严厉,而在中国只是罚款就草草了事,难以形成有效的震慑力,这方面还需要有关部门加以思考。

  对于现有的传统的以小作坊为主的生产方式应当坚决予以取缔,以城市为单位建立规模化的生产场所,杜绝低成本竞争,规范市场标准。同时,标签法的建立也很有必要,所有的营养成分都在食品内,但是具体成分消费者难以鉴别,健全标签法,给农副产品设定行业标准,营养成分明确标注,给不同的消费人群提供一个安全的选择。

  最后,孙树侠表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需要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政策和法规。虽然这需要一个过程,但相信假以时日我们食品质量问题一定会得到妥善地解决,广大消费者也不必为此提心吊胆了。

  ●阜阳奶粉事件4月30日,新华网披露:在安徽省阜阳市,由于被喂食劣质奶粉,13名婴儿夭折,近200名婴儿患上严重营养不良症。后来在广东等地也发现了“毒奶粉”。

  ●四川彭州毒泡菜5月9日,中央电视台报道四川成都新繁、彭州个别生产泡菜的企业使用了敌敌畏、工业盐等有毒、有害物质生产泡菜。

  ●广州毒酒事件从5月11日开始3天内,广州共有40多名因饮用散装白酒而中毒的患者住进医院。随后查出了毒酒来源:毒酒是由工业甲醇兑出来的。这起毒酒事件有50多人中毒住院,其中导致9人死亡。

  ●陈化粮事件7月,全国10多个省市粮油批发市场陆续发现陈化粮。这种大米其实就是国家粮库淘汰的发霉米,含有可致肝癌的黄曲霉素。

  ●苏丹红事件2月18日,英国食品标准署公布通告:亨氏、联合利华等30家企业的359种食品中可能含有具有致癌性的工业染色剂“苏丹红”(一号)。随后我国很多省份都查处含有“苏丹红”(一号)的食品。

  ●光明回收奶事件6月5日,河南电视台报道称,郑州光明山盟乳业有限公司将过期奶重新加工再出售。

  ●雀巢奶粉碘超标事件“6·1”之际,温州、宁波、湖州三地市场,标称(黑龙江)双城雀巢有限公司生产的雀巢牌金牌成长3+奶粉,元素碘含量超过国家标准要求。随后上海、北京、江西等地先后查出问题雀巢奶粉。

  ●三鹿“早产奶”风波7月5日,天津市发现一批三鹿原味酸牛奶的生产日期标注为7月6日,但是发货凭证显示,这批酸牛奶是在7月4日发出的。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