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都市文化  娱乐

2021未完待续 |“袁三代”:继承袁老遗志,勇担新的使命

www.18mmb.com

近日有关于www.18mmb.com的话题受到了许多网友们的关注,大多数网友都想要知道www.18mmb.com问题的具体情况,那么关于www.18mmb.com的相关信息,小编也是在网上收集并整理的一些相关的信息,接下来就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下小编所收集到的与www.18mmb.com问题相关的信息吧。

点击(前往)进行了解>>

以上就是关于www.18mmb.com这个话题的相关信息了,希望小编分享给大家的这些新闻大家能够感兴趣哦。

▲吴俊和袁隆平

|王震华 发自湖南

|潘莉

吴俊的办公桌旁边放着一个杠铃,工作间隙会“举几下”。没有整块的时间来锻炼,36岁的他用这种方式来增强自己的体质。“做农业科研的人得有一个好身体。”

2009年研究生毕业,吴俊进入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跟袁隆平院士第一次见面,他印象最深刻的是,袁老问了他一个问题:你体重多少?袁老之所以问这个问题,是觉得他有点偏胖,“我当时体重130斤。”

13年过去,吴俊已经成为杂交水稻中心国家重点研究室的副主任,在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像吴俊这样的80后,分布在育种,栽培、耐盐碱研究等各个领域。

他们曾经是袁隆平院士身边的年轻人,被称为“袁三代”,随着袁老的离开,这些年轻人现在已经成长为中国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中坚力量,在稻浪里接力奔跑。

袁老身边的年轻人

吴俊还记得自己第一次走进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的情景,那是2007年和2008之交,南方发生了罕见的冰灾,雪很深,吴俊走路去见自己后来的导师邓启云。“中心是袁老工作的单位,对我们从事农业研究的学生来说,是最向往的地方。”

正式进入中心面试时,袁隆平院士也参加了。吴俊还记的,袁老当时用的是英语,“他英语非常好,用英语问了几个问题。”听完吴俊的回答,袁老很满意,也很高兴,“哈哈哈,他笑得很爽朗。”

袁老生前有一个习惯,进入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的人他都要亲自把关。

李建武曾经是袁隆平院士团队里最年轻的一员,现在已经成长为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栽培室主任,他还记得第一次见到袁老的情景。

▲李建武和袁隆平

2008年12月到2009年5月,李建武还在读本科,他到国家杂交水稻三亚南繁综合实验基地实习,老师给他安排了一个任务,在试验田里种两亩地的高产示范田。三月份的一天,稻谷抽穗,袁老去看长势,走到李建武种的田跟前,“穗子特别长,长势很好,一下子吸引了他的注意。”袁老问是谁种的。去三亚之前,李建武在东南亚的老挝进行过三个月的种植,皮肤晒得很黑,在三亚又晒了一段时间,“袁老看到我时,就说这个人这么黑,肯定经常下田晒太阳。”

一年后,研究中心校招,袁隆平院士在会议上说“一定要把这个人招进来。”当时进入中心的基本都是博士毕业,作为本科毕业生,李建武至少比其他人提前了六七年进入研究中心,是最年轻的一个。

进入中心后。李建武明白了袁老当时为什么点名要他,“袁老师经常跟我们说,种杂交水稻是应用科学,书本上是种不出水稻的,电脑上也是种不出水稻的,种好水稻一定要肯下田。”

李建武后来成了袁老御用的栽培专家,最后被破格提拔为栽培室主任。2019年,吴俊通过竞聘,成为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袁老定的目标我们已经完成了一个”

2021年10月17日,在衡南县清竹村梓木冲示范基地,第三代杂交水稻“叁优1号”晚稻亩产达936.1公斤,加上早稻亩产667.8公斤,周年亩产达到1603.9公斤,再次刷新世界纪录。

双季稻亩产达到1500公斤,这是袁隆平院士生前定的目标。

李建武还记得,2020年12月20号,袁老在三亚做南繁育种工作的时候,最后一次主持召开了2021年水稻超高产量攻关会议。在那次会议上,袁老部署了两个目标,一是双季稻亩产1500公斤,他称之为3000斤工程,早稻加晚稻两季产量达到3000斤,二是一季稻亩产要达到平均亩产1200公斤。

▲李建武和袁隆平

会议结束后,2021年3月份开始,团队在全国各地布置了十几个不同的攻关点,“衡南点属于双季稻攻关点,也是袁老亲自部署的。”10月17日,全国专家现场测产,两季达到1603.9公斤,超过袁老去年定的目标。

李建武介绍,除了衡南的示范点,海南三亚和广州黄埔的测产也超过1500公斤。

袁老去年的第二个目标,李建武介绍,通过对七八个示范点的测产,9月6日在云南个旧的测产结果最为接近,达到了1170.8公斤,距离目标差了30公斤左右,

“袁老定的任务,我们圆满完成了一个。单季稻1200公斤的目标,预计通过两到三年的时间,通过改善育种和栽培技术,可以完成。”

李建武进一步解释,袁老生前一直跟团队说,从理论上,杂交水稻单季稻的极限产量是每亩1500公斤,目前我们只是接近,距离高产更高产的“禾下乘凉梦”还有一定距离,“至少要经过5到10年才能达到这个目标。”

“忠于热爱,奋斗青春”

2019年,吴俊参加“新青年”演讲时,袁隆平院士给他题词:忠于热爱,奋斗青春。作为袁三代,吴俊说,热爱是他在袁老身上感受到的最深的品质。

吴俊还记得,袁老生前提出设立“三分田养活一个人工程”,即“三一工程”,召开目标讨论会时,有人觉得亩产1200公斤稻谷目标过高,提出可以采取折衷的方案,发展立体农业,只要整体收益达到,就算达标。

“袁老听了非常生气,很严肃地说钱有什么用,饥荒时代两个金元宝买不到一个窝窝头,必须实打实的粮食产量。”

▲吴俊和袁隆平

这件事对于吴俊的触动很大,在他看来,保证粮食产量,袁隆平院士提的不是一个口号,而是实打实的坚持。“袁老的这种态度非常感染我们,让我们明白为什么要坚守粮食安全。袁老不是反对搞混养模式,而是强调粮食的供给不能出任何问题。”

在袁老身边工作10多年,吴俊最受感染的是袁老坚持创新、永远追求、永不止步的精神,从三系杂交水稻到两系杂交水稻到超级稻,产量不断攀升,但袁老从来没有满足,永远在不断追求。“这种永不满足,永不止步的创新精神和对事业的热爱一直激励着我们。”

高考时,李建武是被调剂志愿到的湖南农业大学。从小在云南丽江的大山里长大,家里人希望他“跳出农门”,不看好他的专业。

大四实习时,李建武带了袁老团队研究出来的种子,回去给亲戚朋友种,用传统的方法种,增产了20%以上,家人自此改变了看法。

李建武还记得,小时候在家乡,七八月份新稻还没有收成的时候,饭是分两层的,上面是白米饭,下面是玉米饭,白米饭给小孩吃,玉米饭大人自己吃,“当时我能感受到粮食的短缺,而我们父辈祖辈很多时候连这样的饭也吃不饱。”

2021年5月22日下午1点07分,袁老离世,下午3点多灵车从湘雅医院出来,到杂交水稻中心做最后的告别,沿路很多人放声大哭,李建武说自己现在回想起这个情景都历历在目。“袁老在全国人民心中分量是非常重的。”

吴俊在一篇悼念文章中说,目睹送行的人群,我们都哭了。“任何自认为坚强的心,都会在人民群众这种朴素的情感面前溃不成军。“

在他看来,袁隆平院士之所以受到这么广泛的爱戴,正是因为他对这个国家、这些人民、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袁隆平院士把论文写在了祖国大地上,写进人民的心中。”

▲安江农校旧址里的袁隆平塑像

“我们这一代的使命”

“目前的超级稻,产量是世界领先了,但抗性和口感都还有提升的空间。”吴俊说,做育种研究,自己接下来的目标是努力让超级稻既有更高的产量,又有高档优质米的口感,还能抗虫抗病、易于农民生产应用。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袁隆平院士研究杂交水稻,主要是解决温饱问题,吴俊的导师邓启云努力的目标是不断提高品质,“不但要吃饱,还要吃好。”到了吴俊这一代,目标是一系法,不需要制种,水稻自己可以繁殖杂交种。

“我们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迎战时代的新要求,要有新时代的担当。”在吴俊看来,高产的同时,要高效高质。“杂交水稻的培育要符合绿色振兴,绿色乡村,要更环保。这是我们这一代的使命。”

▲袁隆平题字:愿天下人都有饱饭吃

2020年3月开始,在从事科研的同时,李建武在网上开了直播账号,在稻田里现场直播水稻栽培。一年半的时间,粉丝量达到了50万,“很多种植大户通过这个平台学习种植技术。”

李建武给自己定的短期目标,是通过两到三年的时间,把袁老提出来的单季亩产1200公斤的目标完成,实现袁老的“禾下乘凉梦”。而要实现袁老提出的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通过一到两代人才能实现这样一个梦想。”

吴俊希望更多有创造力、有活力的年轻人可以加入到杂交水稻研发的大家庭,“从事农业不是以前给大家留下的刻板印象,像袁老那样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推广到千家万户,这种成就感不亚于你在其他领域的工作。”

-END-

玉米须烫发 http://www.xinzhiliao.com/bj/shiliao/32891.html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