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都市文化  文化

探索新文科背景下的文学人类学

探索新文科背景下的文学人类学

  7月24—26日,主题为“时代变革与文化转型中的比较文学”的第十三届中国比较文学年会暨国际研讨会在广西大学举行。期间,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文学人类学研究分会发起组织“文学想象与科技人文”圆桌对话以及四场线下、八场线上分组会议,来自全国各地约60名学者和研究生分别以线上和线下形式参加。

  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上海交通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王宁提出,从事比较文学研究不仅是中国文学研究者的任务,也是外国文学研究者的任务,作为人文学科的重要一支,比较文学学者通过中外人文交流实现“人文外交”。在未来,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者将在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研究领域里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王宁还围绕国际比较文学研究的现状及未来走向进行分析,阐释了中国学者在比较文学领域的最新思考和研究实绩建树。在他看来,中国比较文学在新文科的视域下,应当抓住进入国际前沿、发挥领军作用的极好机遇。

  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文学人类学分会荣誉会长、上海交通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叶舒宪着眼于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文科发展历程,以一个“变”字,将比较文学作为自下而上形成的新文科背景下的探索性先驱学科,梳理其伴随时代发展而逐渐展开的学术史过程,盘点其对文科的理论贡献和理论创新成就。

  近年来,神话与科幻正在成为学界普遍关注的热点和理论增长点。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陈跃红提出,随着科技时代的到来,学界需要打破旧有的学科框架,直面具有颠覆性和重大影响的“真问题”。叶舒宪则认为,人类是用自己建构和想象的对象来编码世界的,从中国的神话传统源流出发,我们可以梳理出中国文化背景下独特的编码方式,这其中也蕴含着与科学相关的因素。

  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文学人类学研究会会长、四川大学教授徐新建从20世纪中国思想领域的“科玄之争”谈起,认为科幻可以让故事与知识相互转换,作为“科”与“玄”之间形成沟通和对话的一种通道,成为用想象构造出来的第三种文化。在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科学中心教授田松看来,科幻已然构成了当下符号时代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们提供了世界想象,但是需要警惕其中的机械主义自然观,要用诸如万物有灵、生态学和盖亚理论等非机械主义的自然观打通前现代和后现代,通过相互翻译达成理解互通。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谭佳在题为《神话与科幻的公约数——以汤普森民间故事分类学为坐标》的发言中,以经典神话学著作为标准,探讨了神话与科幻在分类学上进行相互沟通的一种可能性。南方科技大学教授吴岩聚焦中国最早的一本将神话与科幻并置的选集——《科学神话》,将其置于学科史的视野中,分析了作品背后的社会和学术脉络,为我们进一步探讨神话与科幻之间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史料和有益的启发。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教授梁昭围绕“新媒体与新文类”进行发言,讨论“媒介融合时代的文学研究”,着重介绍了新媒体时代文学文本的变化发展趋势,并对未来相关领域的研究提出展望。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姜振宇以《审美想象与科学经验的对接互动——从鲁迅科学史教篇谈起》为题,介绍了在西学东渐背景下,青年鲁迅是如何想象科学的。这样的想象亦可对我们今天如何处理科学经验提供有益的借鉴。

  南方科技大学科学与人类想象力研究中心高级访问学者黄鸣奋回顾了其近年来在科幻电影领域的学术积累,认为中国科幻电影的本土模式正在逐步形成。与此同时,也为中国科幻电影的发展提供了富有实践意义的建议。

  在“中国神话历史与文明探源研究”议题讨论中,谭佳以《文明比较视野下的中国物象观》为题,在世界文明起源及其类型的视野下,讨论中国物象观的独特性。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唐启翠以《荀子“文学观”与玉石文化大传统》为题,提出玉石文化大传统不仅形成了《荀子》文学观的技艺传统和文化语境,同时还形成了与西方早期文论话语的技艺共性和物质、信仰的差异性。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胡建升的发言《神话幻想的民族志与考古学考察》从人类史的角度,以丰富的多重材料,宏观分析了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中幻想的功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神话研究院副研究员杨骊在《山海经与华夏玉石神话信仰》的发言中追根溯源,讨论“玉石神话”的根源为何的问题。

  在“文学、媒介与人类学的跨学科研究”议题讨论中,集美大学文学院教授夏敏通过《抒情的人类学探视》的发言,对人的情绪展现进行人类学式探究,论题切入主观和客观之间。北京语言大学教授黄悦从“神话主义/新神话主义”的角度对网络文学中的神话类创作进行探讨,体现了文学人类学的学科延伸。西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罗安平的发言《高校田野调查课的理念与方法探索》,在人类学田野方法范式转化的脉络中,以自己在美国高校进行的协作田野调查经历为例,讨论了人类学对地方的调研方法问题。西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王璐以《中国西南民族志发展历程》为题,对一百年来民族志的理论变迁进行了系统梳理,着重对比了中国固有文史方志传统与西方理论传统中的民族志观念。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马卫华选取容世诚的戏曲人类学研究作为个案,对新加坡兴化人的移民演剧进行情境化研究。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副教授万翔的发言题目为《从文学到媒介的人类学:以图像的文本分析法为例》,在跨学科的视野下分析了岩画阐释的方问题。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赵靓以“抖音上的大理”为例,讨论了文学人类学视野中的网络空间和现实空间的并置,以及这种并置体现何种虚实互嵌的地方表达。

  在“少数民族文学与文化研究”议题讨论中,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陆晓芹梳理了壮族文学的书写形态,并对壮族文学的困境进行分析研究。西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王艳介绍了西南白马藏族的历史、民族、信仰和仪式等特点。青海民族大学文学院卓玛、陕锦风两位教授,分别以藏族文学和撒拉族民俗为例,解读了民族文学塑造的外国人形象和民族风俗的内涵。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王蓓在题为《前专业化民族志写作时代的知识塑造——以1900—1959年民族志材料的三种文本范式为例》的发言中,讨论了不同的写作者塑造的形象,并概括了文学人类学视野下不同的民族志写作范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副研究员白玛措以自身丰富的田野经验和创作实践,展示了结合历史文献资料、田野一手材料以及文学创作、音乐、影像等材料的复合型民族志特点。

  与会学者认为,叶舒宪评论小组在专题对话环节的发言体现了“‘第三代’文学人类学学者的成长”。经过了以萧兵先生为代表的“第一代”文学人类学学者,以叶舒宪、方克强、王小盾、杨儒宾、徐新建、彭兆荣、夏敏、潘年英等为代表的“第二代”文学人类学学者的开拓进取,新一代的年轻学者们正结合个人的学术研究领域,将前辈学者总结的理论体系进一步完善,并提出新的创见。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文化人类学和语言学
  • 编辑:程成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