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都市生活  男女

性别平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涵

性别平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涵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3月30日,主题为“推动性别平等、促进社区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学术沙龙在上海理工大学成功举办。这是新一届上海市妇女学学会和上海市婚姻家庭研究会的首次活动,也拉开了上海市妇女儿童发展研究中心今年学术交流系列活动的序幕。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中国式家庭现代化、家政服务、上海城郊广场舞以及关于上海工人新村的书写作品等进行了分享。

  3月30日,主题为“推动性别平等、促进社区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学术沙龙在上海理工大学成功举办。这是新一届上海市妇女学学会和上海市婚姻家庭研究会的首次活动,也拉开了上海市妇女儿童发展研究中心今年学术交流系列活动的序幕。本次学术沙龙由上海理工大学妇工委副主任杨向宁主持。

  上海理工大学党委孙跃东代表学校致欢迎辞,他介绍了上理工为高校女性成长成才搭建的路径与平台,以及上理工妇女研究中心为践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进行的理论探索和社区实践。

  上海市妇联葛影敏到会讲话,她指出,性别平等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标尺,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涵。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女性与男性一样,积极投身经济建设、科技攻关、创新创业、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等第一线,是推动社会进步、国家繁荣富强的重要力量。

  上海大学社会学院计迎春教授作了题为《中国式家庭现代化:双系家庭的兴起和孝道的嬗变》的演讲。计教授在中国社会和中国话语情境下,以复杂现代性为理论内核,阐述了她的“马赛克家庭主义”理论。“马赛克家庭主义”是计教授于2017年首次提出的一个学术概念。她认为,中国现代的家庭关系就像马赛克图案一样,传统与现代两种元素在中国的家庭制度生、杂糅、交错并不断发展。这种传统与现代杂糅的马赛克现代性,既是中国家庭制度转型的背景,也是其变化的宏观社会动力机制。传统大家庭所重视的代际关系对家庭依然重要,同时家庭结构、关系和互动又出现了一些新变化,比如传统父权的削弱、父系母系双系并重,特别是不同代际的女性在照料和情感上的互相支持推动着这种双系多核、代际亲密共生的马赛克家庭模式的出现。并且随着孝道的去父权化和去父系化,孝道也呈现双系化模式。在养老实践中,女儿已经成了主力军。如果女性本身还是媳妇的话,同时还要承担着公婆的养老责任。在这种双系多核家庭模式的规范和实践层面,不同代际和双系的女性在养老和育儿照料中分工协作,完成社会再生产最重要的环节和循环,从而抵御了市场的风险。

  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苏熠慧副教授基于2021年“上海家政RDS调查”的1000份家政样本,分析了培训对家政工作满意度的影响。该研究发现,家政获得的培训证书数量与其工作满意度呈正相关关系,获得的证书数量越多,家政工作满意度越高。而培训时间对工作满意度具有独立正向作用,对提高家政工作满意度没有显著影响。这意味着单纯增加同类培训的时间,对提高家政工作满意度意义不大。语言技能的获得对家政工作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语言技能也可作为培训的重要内容,从而使家政受益,并以此提升工作满意度。此外,家政对于社会歧视的感知也对工作满意度具有显著影响,具体表现为受到社会歧视的家政的工作满意度较低。这说明,从社会整体上提高对家政工作的认可度,尊重家政劳动,承认家政劳动的价值,对于提高家政的工作满意度,进而提高家政服务的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杨君副教授通过讲述上海城郊广场舞的个案,分析了国家是如何与这类社会群体产生关联并维持这类群体可持续发展的。杨教授的个案研究发现,广场舞除了作为中国特色的文化现象有其独特性外,这种大规模的集体行动中也含有某种普遍性。广场舞作为一种大规模自发形成的具有公共属性的民间群体,可视为基层自治性组织,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对既有国家与社会组织关系研究的补充。

  西交利物浦大学中国研究系刘希副教授从纪实与研究、虚构与非虚构的视角梳理了2013年以来关于上海工人新村书写的作品。根据刘希副教授的研究,罗岗、付晨和丁桂节几位文化研究和建筑学学者探讨了上海工人新村的住宅类型和历史文化价值。杨辰2019年出版的《从模范社区到纪念地:一个工人新村的变迁史》以上海普陀区的曹杨新村为例,探讨了其具体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特别是社会认同的建构过程。2022年初,由上海和苏州三所高校的女性学者共同编著了《海上凡花:上海工人新村妇女的日常生活》,她们发现在剧烈的城市化过程中,特别是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上海工人新村基层妇女在日常生活中面临着多重压力,如亲密关系、家庭沟通、再生产劳动负担等困境,但是新村保留的社会再生产支持体系和居委会的动员对她们面对社会转型乃至抵抗疫情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刘希副教授分析,关于上海工人新村的各种非虚构和虚构书写,如金宇澄的《繁花》、管新生的《工人新村:上海的另一种叙事记忆》、张怡微的《旧时迷宫》等也从不同角度呈现了空间变迁之下家庭和个体的复杂的历史记忆和情感结构。这些作品在为共和国史中这段特别的空间实践和日常生活作传的同时,也成为我们回望历史的多棱镜。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助理教授叶子婷分享了“海上凡花”的研究方法。叶子婷的研究团队在2018年至2020年期间,对工人新村的20位基层女性进行了采访,并对其中13位女性进行了口述访谈。通过口述的方式,记下了她们从新中国崛起,到上海成为我国国际大都会进程中的人生历史。在2020年暑假期间,研究团队还邀请了几位基层妇女参加了为期四周的日记写作工作坊。这四周的妇女日常生活日记本,呈现着疫情期间女性视角中的家庭关系、邻里互助、居委会动员的能力,以及城市社区中的集体主义精神。研究团队以“海上凡花”为命题,希望借机把这些女性习以为常的生活点滴记录下来。这些她们觉得平凡、琐碎甚至不值一谈的生活细节,可以让我们看到困境中妇女的勇敢、坚韧和乐观。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男女平等是什么意思
  • 编辑:程成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