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都市魅力  美食

拍客特辑 舌尖上的海南非遗美食

拍客特辑 舌尖上的海南非遗美食

  琼式月饼可以说是承载了几代海南人记忆的味道,它融合广式月饼的糖浆皮和苏式月饼的酥香松脆,制成独具海南特色的糖浆酥皮,饼皮软而不黏,酥而不脆。咬下去层次分明,口感丰富。其馅料多为五仁金腿、椰蓉、蛋黄莲蓉等。

  切开一块椰蓉蛋黄馅的琼式月饼,软糯的椰蓉携着沙沙的咸蛋黄,甜咸之间承载的既是一门手艺,也是海南人的“乡”味。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客户端拍客专栏摄影师 羚羊 摄

  一杯醇香的咖啡,是许多人来福山、爱上福山最简单直接的理由。每逢周末和节假日,澄迈福山风情小镇的停车场里,停满了各地车牌的车辆。

  福山咖啡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福山镇被誉为“中国咖啡第一镇”,这里是海南最兴盛的地方。据说世界上最好的咖啡应该产于北纬15度至北回归线度左右的福山镇恰好处于这条黄金地带之上。

  福山咖啡焙炒技艺的主要流程包括:热锅炒豆加盐加油加糖出锅冷却粉碎研磨冲泡。冲泡咖啡的水温要高,咖啡与水的比例为1:10最佳。

  一杯福山咖啡,一份点心,可以闲话一下午。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客户端拍客专栏摄影师 刘嘉鲲 摄

  到福山喝咖啡,不吃上几块福山的糕点,总感觉缺少了点什么。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客户端拍客专栏摄影师 林建 摄

  在黎族的山村里,每一位妇女都掌握酉并(biang)酒的酿造技艺,就像是祖先的遗传密码,在这里代代相传。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客户端拍客专栏摄影师 陈颖武 摄

  黎族酉并(biang)酒是一种甜糟酒,主要是用黎族人种植的山兰糯米酿制而成,其酿造方法独特,浓度低,口感香甜,被称为“山兰糯米酒”。

  黎族酉并(biang)酒酿造技艺流传久远,酿造方法具有原生态的特点,是黎族酿酒文化与历史技艺的传承,是黎族人民原始生产生活的侧影。

  口感更加香醇的酉并(biang)酒,往往是用黎族土陶器皿酿造的,在陶甑里蒸熟山兰米饭,然后在陶坛或陶缸里发酵。山兰酒度数不高,清醇可口、味美甘甜,如果是放在封闭的容器内久了,开坛时就如香槟开瓶时,会发出响声。

  在海南,有着“无鸡不成宴”的传统,尤其是作为海南四大名菜之首的文昌鸡,成为了逢年过节时海南人餐桌上的一道必备菜。对无法返乡过节的海南人,如果能够在节日里吃上一口文昌鸡,那便是最好的过节方式。

  目前文昌鸡产业已初步形成集种苗培育、肉鸡养殖、食品加工、餐饮服务、市场营销于一体的产业链条。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客户端拍客专栏摄影师 陈均海 摄

  文昌鸡的吃法以白斩为主,以清汤白水汆烫肥鸡,对烹煮的技术要求极高。文昌人也喜欢把鸡煮至七分熟,鸡骨的骨髓要带有红色的血丝。

  烹煮好的鸡,斩件上盘,再辅以简单的佐料,鸡肉入口,皮爽肉滑,再配上酸橘的清爽和蒜头的香,呈现出独特的鲜美口感,同时也最大限度保留了鸡的原汁原味。

  文昌鸡是海南人逢年过节时餐桌上的一道必备菜。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客户端拍客专栏摄影师 阿见 摄

  海南粉流传历史久远,在海南已有400多年历史。在海口市、定安县和澄迈县等城市的日常饮食中较为普遍,也是节日喜庆必备的、象征吉祥长寿的珍品。

  海南粉是用大米、红薯粉为原料制成米粉,吃进嘴里柔润爽滑,有股米香。一把粉,加上老抽、蒜泥、花生油或芝麻油、煮熟的黑豆芽、牛肉丝、炸鱿鱼丝、油炸花生米、炒芝麻、脆炸面片、碎香菜、竹笋及酸菜等辅料,可算是十分丰富了。

  酸笋提鲜,炸花生和牛肉干丰富口感,酸甜爽口的酱汁均匀包裹每一根米粉,让它入味。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客户端拍客专栏摄影师 纪巧珠 摄

  海南土法制糖技艺指的是以甘蔗为重要原料,采用传统方法生产糖的技艺。该技艺主要流传于海口遵谭镇、儋州白马井镇等地,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土法制糖在生产过程中,没有仪表,没有参数,没有计量,仅仅依靠制糖师傅的肉眼观察及心得经验完成,制糖师傅的手艺体现在每一个环节的火候中,制成的土糖,颜色为红褐色,含在嘴里,有浓浓的香甜味。

  土法制糖技艺工序繁多,将当天收割的甘蔗碾压出汁后,需先过滤去除泥土、纤维等杂质。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客户端拍客专栏摄影师 刘文芫 摄

  土法制糖,被称为“东方巧克力”,深受大众喜爱。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客户端拍客专栏摄影师 刘文芫 摄

  整个熬糖过程没有量筒量杯,也无需测评仪器,所有技术掌控只在熬糖师傅手口之间。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客户端拍客专栏摄影师 刘文芫 摄

  土法制糖技艺主要流传于海口遵谭镇、儋州白马井镇等地,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客户端拍客专栏摄影师 羚羊 摄

  海口遵谭镇制糖业兴旺,历史上有“万铺糖寮”之称。遵谭土法制糖,以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吴奇珍的土法秘制的糖最为出名。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客户端拍客专栏摄影师 刘文芫 摄

  循着海南岛西线南行,至洋浦半岛的盐田村,就可以看到有将近千亩的千年古盐田。古盐田的存在,为儋州这座千年古郡更增添了一份历史沧桑。

  洋浦的盐田历史悠久,绵延至今已经千余年,因此被人们称之为“千年古盐田”。千年古盐田充分利用火山石和海洋的潮汐规律,具有相当的科学性,直到现在,当地人还采用这种古法制盐。

  儋州市峨蔓镇一直是重要的古盐田,当地盐民每年入夏以后,都会按先人传下来的古法晒制海盐,至今尤是。

  这些形态各异的盐池、大大小小的盐槽,在深深浅浅的滩涂地貌上星罗棋布。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客户端拍客专栏摄影师 刘文芫 摄

  在这片盐田面前,人和自然摩擦所产生的美,是动人心魄的。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客户端拍客专栏摄影师 云国俊 摄

  峨蔓古盐田主要由晒盐地、过滤池、蓄卤池、盐槽、盐房和连接外部的盐道等设施构成,是“先制卤后晒盐”制盐方式的遗存,也是古老晒盐技艺的延续。

  作为一种古老的制盐方式,峨蔓古盐田的棋盘式和砚式盐槽晒盐的制盐工序颇为独特。要经过“海水灌田”“耙晒盐泥”“收集盐泥”“过滤取”“晒卤成盐”“收盐入筐”等主要工序。

  一般的普通海盐晒制时间较短,只需要29天左右,而老盐则是晒3至6个月形成的,存放的时间越久,盐就越老。将老盐添加到饮品里的做法,风靡海南街头。在海南的街头巷尾,随意走入一间饮品店,老盐饮都是当家招牌。喝上一口老盐饮,咸、甜、酸和微微的苦意,混着冰块的凉意滑入喉咙,口齿生津,仿佛一阵凉风刮过唇齿,笼罩全身,闷热燥气,一扫而光。

  在千百年的漫长岁月里,人们把海水挑来,倒在磨平的石块上,阳光暴晒,水分蒸发,盐分结晶便成了。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客户端拍客专栏摄影师 云国俊 摄

  盐槽卤水已被晒干,析出的盐分像一层白色的碎冰。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客户端拍客专栏摄影师 刘文芫 摄

  拍客,是海南省融媒体中心新海南客户端潜心打造的摄影爱好者兴趣社区,主要发布签约专栏摄影师的图片、视频佳作。自2017年8月8日开栏以来,已有近50名个人摄影师或摄影机构入驻。专栏摄影师除了来自海南摄影界的专业摄影大咖,还有来自全国各行各业的摄影爱好者。如果你想加入社区,开设个人摄影专栏,快联系我们吧!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介绍海南著名美食
  • 编辑:程成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