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海南文化  娱乐

在看不见的抗疫前线,这群幕后英雄与病毒24小时赛跑

yurisa是谁

近日有关于yurisa是谁的话题受到了许多网友们的关注,大多数网友都想要知道yurisa是谁问题的具体情况,那么关于yurisa是谁的相关信息,小编也是在网上收集并整理的一些相关的信息,接下来就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下小编所收集到的与yurisa是谁问题相关的信息吧。

点击(前往)进行了解>>

以上就是关于yurisa是谁这个话题的相关信息了,希望小编分享给大家的这些新闻大家能够感兴趣哦。

11月16日,位于成都市金牛区的顶峰水岸汇景小区(一期、二期)解封,这是本次成都本土疫情发生以来,第一个解除封控管理的小区。

解封不解防!但在解封背后,有一群幕后英雄一直逆行在看不见的抗疫前线:人人避之不及的密接场所是他们的工作一线,被隔离的密接人员是他们的访谈对象,通宵看监控、24小时连轴转对他们来说是家常便饭……

他们是成都疾控人,在疫情防控的最前线,他们用“火眼金睛”锁定了病毒的“蛛丝马迹”,与病毒24小时赛跑。

▲疾控人员在工作中

“病毒捕手”上线

他们逆行一线,筑起拦截病毒的堤坝

如果把疫情比作一条洪水泛滥的河流,我们就是站在上游的筑堤人。要找准源头,截住缺口,再把容易落水的人尽快疏散,落水的人就会减少。

——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治科副科长 岳勇

如果把疫情比作一条洪水泛滥的河流,我们就是站在上游的筑堤人。要找准源头,截住缺口,再把容易落水的人尽快疏散,落水的人就会减少。

——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治科副科长 岳勇

11月2日,成都发生本土确诊病例。流行病学调查以及基因测序显示,确诊病例1与甘肃兰州确诊病例存在轨迹重叠。此轮疫情与我国西北疫情同源,同属德尔塔变异株。

其实,对于这轮疫情,成都疾控专家们曾有过预判分析。在内蒙古额济纳旗疫情扩散时,他们就时刻关注着疫情发展的一举一动,准备各类物资和预案。

“成都人有着非常乐观的心态,生活闲适,喜欢出游,国内西北又是一大热门旅游目的地,所以我们一直担心,在西北疫情发生时,游客中可能会有成都人。”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治科副科长岳勇说,“因此,这次西北疫情发生时,(我们)就已经开始严密关注可能存在的风险。”

没想到,“狼”真的来了。

▲岳勇(中)和同事在一线

11月1日23时,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传来一条紧急消息——一名发热男性核酸检测初筛阳性。市、区疾控人员立即行动起来。该阳性样本被连夜送到成都市疾控中心进行复核,流调、消杀、转运、居住地封控等工作也同步启动。

2日凌晨,复核结果确认:阳性。

根据流调信息显示,患者为一名23岁的男性,此前曾前往兰州、西安等西北地区出差,后于10月28日自重庆来蓉。截至确诊,其轨迹到达过成都多地。第一站为位于市中心梨花街的电力大楼,他于28日在此参加了一场会议。

作为“病毒捕手”,岳勇就此开始了紧张的工作。

11月2日一早,岳勇抵达“第一案发现场”的电力大楼,与锦江区疾控的防疫人员会合,协助指导现场处置工作。下午2点,他回到中心汇报完情况后,仅仅3小时,“病例2”初筛阳性的消息又很快传来。他当即带着一位同事又赶到了锦江区疾控中心,协助流调、摸排重点人员和轨迹区域的防控处置。

▲岳勇和同事在一起工作

这一轮忙完已是3日凌晨3点,但新的工作又在几个小时后到来。3日白天,岳勇又跟同事和省上专家接连走访了两个病例所涉及的轨迹区域。当晚,累得实在要散架的他在锦江区疾控中心,找了一间相对安静的杂物间勉强休息了一会儿。

3日,经过包括岳勇在内的专家组反复考察和分析,确定风险区的划分必须坚持一个原则:既要封住病毒,确保安全,也要尽可能避免风险区的划分影响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反复讨论和研究后,最终确定把小区作为风险区,外围进行封控区和防范区管理,执行不同的措施。另外在物理隔绝的同时,还进行核酸筛查。”这样的措施实现了当初确定的原则。

4日凌晨,“病例1”的同事“病例4”又出现在了锦江区。此后两天,岳勇的工作重点全都放在了锦江区。为了尽可能准确详细地摸排出密接人员,岳勇和同事们熬通宵看完了所有的监控视频。

好在锦江区后续未再发生新增病例。但紧接着,“病例14”出现在新都区,岳勇又带着几名同事转战新都,直到现在。

精确到每桌人吃饭的时间

他们的“火眼金睛”,提前捕捉到扇动风暴的“蝴蝶”

如果这是一场战争,我们就像“斥候”。我们的任务,就是竭尽全力用最短的时间、尽可能准确地给下一环节提供病毒可能发展的“路线图”。

——都江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 蔡浪英

如果这是一场战争,我们就像“斥候”。我们的任务,就是竭尽全力用最短的时间、尽可能准确地给下一环节提供病毒可能发展的“路线图”。

——都江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 蔡浪英

“预判”不仅要在疫情发生前,在疫情发生后,也需通过精细的流调工作做出预判,提前找出扇动风暴的“蝴蝶”。

11月7日,都江堰市出现一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

事实上,引起这场风暴的那只“蝴蝶”,早在11月2日那天就扇动了“翅膀”。也是在这天,都江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蔡浪英和团队开始不眠不休,对病毒追踪了10多个昼夜。

11月2日下午4点52分,蔡浪英接到一起新冠肺炎病例轨迹调查任务。在推送过来的轨迹中,该病例曾于10月30日在都江堰市停留,地点是都江堰市邓氏三烘家常菜,该病例曾在此用午餐。

20分钟后,都江堰市疾控中心的流调队员就抵达现场,对店内服务员和老板展开询问。晚上8点,都江堰市疾控中心现场流调组调查到该病例的另一轨迹,地点在都江堰市家婆兔老妈兔头店内。当即,蔡浪英派出另一支流调小分队前往。

▲蔡浪英和同事在病例停留点和老板展开询问

当晚11点50分,除了食客之外,两个点位的老板和服务员共计10余人全部集中隔离,一对一精准流调同步开始。

都江堰市疾控中心共有4支流调小组,每组10来人。虽有诸多高科技手段可以运用,但面对线索复杂琐碎、监控录像保存时间不足等问题,流调组成员仍普遍以最为传统的询问方式进行推演,从可能被人遗漏的“蛛丝马迹”中,还原出新冠肺炎感染的路径。

吃饭时是什么时间?穿什么衣服?跟谁坐在一起?分别是什么位置?这是最基本的询问。扩大时空范围,还有外出散步时跟谁说过话?过去几天的行动轨迹是什么?搭乘了哪些交通工具?接触了哪些人?去过哪些人员密集地?

根据流调轨迹,该病例在家婆兔老妈兔头店用餐时间段为14:28~15:22。在这54分钟时间里,一张饭桌可能会换好几轮食客。因此,在流调时,原始资料会精确到每一桌人吃饭的时间、每一轮吃饭的人是谁、穿的是什么衣服等等。为了比对情况,流调组还会找到同桌人询问,再比对当天的视频以及账单等等。

▲蔡浪英(左)和同事正在查看监控

基本情况问询结束后,流调组成员带着这些信息,回到都江堰市疾控中心,比对其他流调组成员带回的信息,在纸上还原出现场图。

2日通宵流调结束。翌日,都江堰市疾控中心又通过这张原始的轨迹图找到20余位密接者,送进隔离点。

在最初被送进隔离点的30余位密接者中,谁都有可能是下一个确诊病例。如何在密接者中找到那只“蝴蝶”,成了下一步工作的关键。

在诸多密接者中,家婆兔老妈兔头店一位43岁的服务员,引起了疾控专家的注意。

在流调“画像”中,流调小组发现,在确诊病例用餐期间内,该服务员始终在餐厅周围来回走动。病例用完餐后,该服务员上前收拾餐桌,既没有戴口罩,也没有戴手套。集中隔离的密接人员,每天都将进行核酸检测,前四天,该服务员的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转折在6日晚上出现。6日下午采样后,当晚7时许,该服务员的核酸检测结果为初筛阳性。7日凌晨2点50分,经专家会诊,该服务员被确诊为成都本土病例15。

“庆幸的是,那时她已在隔离酒店。否则,4天时间,她会接触更多人。”蔡浪英说,这让所有流调成员感到庆幸。

严格中不乏“感情用事”

他们用轻言细语,缓解流调对象的紧张情绪

我们的工作有时候像刑侦专家,抽丝剥茧、寻找线索。这次疫情的特点就是潜伏期短、传染性强,因此我们的流调工作至关重要,也需要反复验证。

——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学校卫生科副科长 高绪芳

我们的工作有时候像刑侦专家,抽丝剥茧、寻找线索。这次疫情的特点就是潜伏期短、传染性强,因此我们的流调工作至关重要,也需要反复验证。

——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学校卫生科副科长 高绪芳

流调工作需要细致、冷静,但在实际工作中,有时候也需要工作人员“感情用事”。

11月4日,郫都区天璟荟小区出现一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在众人纷纷绕道该小区时,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学校卫生科副科长高绪芳带着郫都区疫情防控工作组的7人小分队,顾不上吃饭、喝水,即刻换上防护服,逆行来到天璟荟小区。

实际上,从11月3日开始,高绪芳就带领流调溯源组的同志,多次深入成华、郫都16个风险点位进行流调、跟踪监测和分析,“最危险”的地方总有她的身影。

▲高绪芳(中)和同事在工作一线

让高绪芳印象深刻的是,本轮疫情发生后对病例5进行的流调工作。

当病例5被通报确诊后,高绪芳要尽快勾勒出他的活动轨迹图。当高绪芳和同事们赶到病例5家中时,病例5的女友因为害怕,一度不能准确回忆其活动轨迹。

身经数战的高绪芳面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风险地点,都会严肃应对,但这次看到面前的女孩,她一改往日的冷静严肃,走到女孩身边,轻声安慰。

这也是高绪芳在工作中难得露出的动容一刻,因为平日里,在她带领的组员心中,她永远是“严谨、专业”。

谈及那一刻的动容,高绪芳说,自己也是有女儿的人,能感受到女孩的无助,“她年纪很小,20岁出头,第一次遇到这种事情,很害怕。”在高绪芳的耐心劝慰下,女孩终于恢复平静,配合工作人员完成了流调工作。

▲高绪芳(左二)和同事在工作一线

病例5的流调工作只是高绪芳工作的缩影之一。自从成都本轮疫情发生以来,高绪芳团队已经在一线奋战了多天,日均工作时长都是十几个小时。“基本上从早上7点多开始,晚上12点多才能完成工作。”

“在特殊时期,疾控工作人员哪有下班这个说法?”高绪芳说,她经常会在下班时接到“紧急来电”。11月10日晚上10点,一整天的工作已经步入尾声,她活动了下有些酸痛的脖子,刚准备放松一下,电话就响起来,“接到单位通知,是一名外地的疑似病例,我们要立刻启动协查,排查活动轨迹。”

于是,大家又立刻投入工作状态,如同打了鸡血,从该疑似病例的支付记录、聊天记录等信息中抽丝剥茧,寻找线索。

每人每天处理超1万条信息

他们用力追赶,让信息跑在病毒前面

每个人每天要排查超过10000条信息,通过数据比对,反馈到一线继续开展流调溯源、场所防控,力图阻止德尔塔变异株的传播。从潮水般的信息里,找到病毒传播可能存在的关联,防止疫情反扑,这是本次流调中最难的一点。

——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综合信息组负责人 鹿茸

每个人每天要排查超过10000条信息,通过数据比对,反馈到一线继续开展流调溯源、场所防控,力图阻止德尔塔变异株的传播。从潮水般的信息里,找到病毒传播可能存在的关联,防止疫情反扑,这是本次流调中最难的一点。

——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综合信息组负责人 鹿茸

在一线工作人员开展流调溯源、场所防控的同时,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三楼,一间不到20平方米的会议室正彻夜通明。

这里是此轮疫情防控最关键的“大脑”,一条条至关重要的疫情信息就在这里被还原。

这里既要负责在海量数据中提取关键信息、甄别密接场所,为封控措施提供决策依据,还要每日监控感染者的密接人群、次密接人群和重点人群,寻找病毒“流窜”的蛛丝马迹。

“太快了!我们只能用力追,让信息跑在病毒前面。”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综合信息组负责人鹿茸感慨。

▲成都市疾控中心315会议室里的灯已经很多天没有熄灭

疫情发生后,11月2日凌晨,鹿茸带领的综合信息组启动应急模式,50名小组成员在凌晨3点半被全部召回,并立即着手展开第一例病例信息统计工作。源源不断的流调记录陆续传来,经信息报告、录入、审核,首例病例密接和次密的管理工作在当天启动。

几小时后,人们通过“健康成都”的通报中获知,新一轮本土疫情来了。

鹿茸介绍,11月2日以来,综合信息组主要通过分析病例的行动轨迹,确认比对密接者和次密接者是否被有效管控。他们穷尽各种可能,收集此轮疫情中的密接者、次密接者管控信息,督促管控措施落实。

鹿茸透露,综合信息组需要每天掌握每个人的各种信息,包括此人住哪家隔离酒店,每日核酸检测状况如何,是否存在发热、咳嗽等异常状况,以判断是否达到解除隔离的要求。截至11月13日24时,成都在管的密接者超4000人,次密接者超20000人。鹿茸提到,这是截至目前成都出现的三次本土疫情中,重点人群管理量最多的一次。

此次疫情防控成都增加了来自大数据中心、各区市县等针对重点人群的协查。比如,针对同一个病例,流调人员通过问询、大数据中心通过基站信息等,均可以形成不同的密接者数据库,数据来源更加复杂多元。

这直接导致了信息量的剧增。为此,鹿茸及其团队在此轮疫情中临时增加了数据分析小组,力求在最短时间内,从来自流调、大数据中心等各方提交的重点人员信息库中,筛选出关键信息。

一天之内,数据分析小组每位成员需要24小时不间断工作,才能处理上万条信息,完成十余个数据库匹配工作,将各个信息库的数据与在管密接、次密接人员名单进行匹配,以发现是否有漏管人员。

▲信息组每人每天要排查超过10000条信息

尽管辛苦,在鹿茸看来,大数据排查非常必要,因为这是与德尔塔变异株赛跑的关键一步。

综合信息组还专门成立了“官宣小组”,对每日新发感染者、确诊病例的核心信息进行汇总,为一线人员提供有针对性、有效的管控措施和流调进展。“每天官宣的各种信息下面,都会有人夸赞信息准确、令市民放心。这是我们最大的成就感。”鹿茸说。

侧记>>

是父亲母亲,是妻子儿女,但他们仍选择逆行

“我不觉得自己是英雄,只是做好我的工作而已。”在接受采访时,高绪芳说。

和高绪芳一样,在疫情防控这条路上,每个疾控人都义无反顾地选择逆行。然而,他们的每一次逆行,都牵动着家人的心。此时此刻,我们才发现,他们也是普通人,也有父母儿女需要照顾,有丈夫妻子需要陪伴,有亲人在担心着他们的安危。

“因为我对工作有所了解,所以不会觉得这个事情有多危险。但我的家人,尤其是我的女儿,非常担心。”说到家人,高绪芳冷静的声音出现了一丝颤抖,但她很快又深吸一口气,让情绪平复。

“我不是啥子英雄,但我想在娃儿面前树立个榜样。”高绪芳说,在老百姓需要自己的时候,遇到困难不退缩,迎难而上,尽心履职,这让她觉得在娃面前“腰杆很硬”。

“这些天,女儿会每天打电话提醒我注意身体,我还是很欣慰。”高绪芳说,父母和朋友也纷纷来电或者发来信息,让她觉得前行路上并不孤单。“我还有一帮好同事,我们彼此支撑,相互鼓励。”

今年40岁的岳勇已在传染病防治岗位工作了15年。除了传染病防治专家的身份外,他还是一对8岁双胞胎女儿的父亲。自此轮疫情发生以来,他仅仅回过一次家。

11月6日那天,他和4位同事前往武侯区音乐房子酒吧等处厘清病例的活动轨迹线索,夜里10点才忙完工作回家。一路上,他都在想象见到孩子们时,她们脸上应该是什么样的欣喜表情。可是,他还没走到家门口,新的指令就来了,必须马上赶回工作岗位。

“当时回家换了身衣服,就走了。”岳勇说,不过,他立马又来了精神,“现在病例都在链条上,疫情基本是控制住了,我的工作会恢复正常。”他相信,再过一段时间,他就能有更多时间和家人们在一起,好好偿还亏欠女儿们的陪伴。

11月12日晚,分开10天后,蔡浪英第一次见到自己的儿子。在饭桌上,儿子不停地给她夹菜,说“妈妈辛苦了,注意安全”。

在此之前,蔡浪英熬过无数个通宵。最多的一次,是连续3天24小时作战,累了,就在办公室的沙发上打打盹,“连洗脸的时间都没有”。

“对工作,我无愧于心,但我愧对孩子。”说到此处,她突然哽咽。

▲谈到孩子,蔡浪英突然哽咽

蔡浪英的爱人远在阿坝州,父母亦不在身边,照顾儿子的任务,就落在她的身上。

“幸运的是,我有几个好闺蜜。”蔡浪英笑了笑说,11月2日开始,她和团队不眠不休追踪病毒,没时间照顾儿子,闺蜜们就当起了“临时妈妈”,帮她接送照顾孩子。

病例15确诊当晚,在庆幸及时找到源头的同时,她也开始担心起孩子的生活。这时,蔡浪英接到一通孩子班主任打来的电话。对方告诉她,刚接到市教育局通知,一线防疫工作者的孩子,可以在学校寄宿学习。“当时我非常感动,总有人雪中送炭。”

鹿茸坐在办公室靠边的位置。每天,她都能从这个视角清晰地看见每个人疲惫的双眼。当说起他们的故事时,鹿茸忍不住红了眼眶。

▲说起同事们的故事,鹿茸不禁落泪

“有家里老人需要照顾的,也有家里孩子在生病发烧的。”谈到这里,鹿茸第一次哽咽——

每个人都暂时放弃家庭来到“前线”,感谢他们的坚持,也感谢他们身后每一位理解这份工作的家人。

戴佳佳 彭祥萍 龚靖杰 彭惊 杜玉全 王拓

缪睿哲 王勤王红强 部分图由受访者提供

实习 向财霞

泰剧网97 http://www.xinzhiliao.com/bj/shiliao/20605.html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