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都市文化  文化

《天人互泰》绪言

《天人互泰》绪言

  茫茫宇宙,渺渺星河,45亿年前,地球诞生了。日出月落,斗转星移,300万年前,人类出现了。历史起于天创造人,历史止于人回归天。人是天地的产物,人是自然界中唯一具有自觉意识和自觉能动的物种。历史是人类的历史,自从有了人,历史画卷便徐徐展开。

  简释“天地”:人类作为地球的其中物种,或说自然进化、或说神创、或说从外星而来,无论是那一种起源和如何生存,一刻也离不开“天”,其一切均属“天”的赋予。“天”指无限的宇宙及自然界,宇宙是一个无穷尽的天体,天体中存在着无数运行着的自然星体和星球,地球是其中的一员。当然,“天”囊括地球的一切,人们平常简单说的“地”,也即是地球,它是人类栖息及万物的载体。推此而言,假若人类生存于星球上,那么,人类所居的星球载体也应称之为“地”,故本书所指的“天”,其实已包含了“地”。所说的“天人合一”即是“天地人合一”,“天人互泰”也即是“天地人互泰”。

  中国古代“天人合一”哲学思想源于庄子《齐物论》中:“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也是对《淮南子·精神训》的“天地运而相通,万物总而合一。”观点的高度概括。在天人关系观上,先贤把“天地”、“万物”和“我”(即人类)看作是“并生”的、“为一”的、“相通”的、“合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将“我”完全融合于天地万物中,且与天地万物浑然一体,认为“我”只是天地万物中之一份子,其本质与万物最终是一致的、一统的,没有任何的彼此、大小、是非、美丑、贵贱、善恶等的区别,这一看法虽然陷入了形而上学的某些观点之中,但其宏大与深邃的思考也是辩证统一的,强调人的自然属性,不能将人与自然万物刻意区分开来,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这充分体现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的自然观。

  天上日月星,激荡着云雷雨电,地上水火风,遍布着山川草木。这是人类对大自然万物蓬勃生机的直觉,也是人类独特的情感体现。古人把自然界看作是一个既有统一本原,又有灵魂、有理智的有机整体。认为自然万物都由这一“本体”(本原)产生出来,且都是有天性的,将万物赋予了有灵魂的机体来看待。正如恩格斯所述:“当我们通过思维来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其中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动的和不变的,而是一切都在运动、变化、生成和消逝。”因此,把自然界看作是一个万事万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整体是古代朴素自然观的又一重要特点,体现着“天人一体”、“天人合一”的辩证法思想。

  “天人互泰”哲学理念是笔者在传统哲学思想“天人合一”的基础上首先提出来的,认为:“天人之道,从惟变所适、惟变不朽进而惟适而安、惟诣而常。与天为善,其趣无穷,与地为善,其益无穷,与人为善,其乐无穷。天人互泰,方存浩长。”

  翻开人类自然观发展的历史,大致历经了古希腊的有机论自然观、中世纪的神学自然观、近代机械论自然观、德国古典哲学自然观等几个主要时期。进入19世纪后,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工业化程度越来越高,人与自然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将人与自然关对立化的旧自然观,特别是西方近代机械论自然观,已越来越不适应自然科学发展需要,阻碍着人类认识和实践的进一步发展。19世纪40年代,主义的“幽灵”开始在欧洲游荡,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了,马克思、恩格斯改写了世界现代历史,并开创了自然观史上新的一页。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一种唯物主义自然观,其基本内容包括:一、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的存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都有其产生和变化发展的过程。自然界既不是什么神明创造,也不是任何人意识的产物;二、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起源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是自然界的产物,人类生存对自然界有着根本的依赖性;三、自然界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客观规律也可以不断被人们认识和利用;四、人与自然界是一个不可分离的统一整体,其自然观是一个有机论的自然观,认为人的一切活动会使人与其所生活的周围环境发生改变,即人通过实践活动与自然界耦合成有机整体,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协调发展。马克思曾明确指出:“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身体。”五、人与自然界关系的本质是人与人的关系体现,按马克思的论断,在私有制的资本主义社会中归根到底不能解决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只有在未来以公有制为基础的主义社会中,统一生产和分配物质生活资料,才能真正调节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达到人与自然的统一。

  笔者认为:“天人互泰是对天人合一的回答,天人只有实现互泰,天人关系才能达到真正意义的合一。”

  天人互泰是指天与人、人与自然彼此保持安定太平、和谐美好的常态关系,即天人和谐共生关系。它辩证地阐明了天人彼此之先后秩序、包容关系、和谐原则、中庸法度及变化规律。一方面,描述了天人关系应当达到什么样的理想情形;另方面,回答了怎么样才能使自然界永恒保持着天人互泰这样的美好愿景。

  泰:常指平安、平和、吉祥、安定、安稳、美好等,如泰安、泰适、泰运、泰然处之、泰然自若等;象征通达、畅达、融通、融会等,如天地交泰、阴阳交泰等。

  泰:以《易经》六十四卦中之第11卦“泰卦”为理论根据。“泰卦”由下乾上坤组成,卦形作“泰卦”。乾坤合一,有顺应之意,即顺应自然规律,犹如天地、阴阳、上下、动静、刚柔交通融合,喻示天地万物演绎无穷之“通泰”景象。彖曰:泰,小往大来,吉亨。则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内阳而外阴,内健而外顺,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象》曰:天地交,泰。后以财(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彖传》说:“泰:由小而大,由微而盛,吉利,亨通。”上卦为坤为地为臣,下卦为乾为天为君。上坤下乾,表示天地交感,万物生各畅其生。君臣交感,志趣和同。内卦为阳,外卦为阴,预示阳气充实而阴气消散。乾卦有刚健之德,坤卦有柔顺之性,所以说内秉刚健之德而外抱柔顺之姿。乾卦喻君子,坤卦喻小人,内乾外坤,这种卦象又显示君子在朝,小人在野。君子得势其道盛长,小人失势其道消退。反之,与“泰”卦相颠倒的由下坤上乾组成的是“否”卦,有逆反之意,即违反自然规律。总言之,顺则泰,逆则否。

  笔者认为:天人关系观是从“自然化人”到“人化自然”再到“天人互泰”的发展过程。世界上任何生物都是自然界的产物,其中人类也是自然界进化的对象与结果。笔者所说的“自然化人”,是指自然界的一种特殊变化发展过程,即人类这一物种逐渐融入了自然界的进化过程中,或者说,自然界的进化对象使无数生命包括人类进入了其进化系统的行列。自然化人是自然界中万物的变化发展孕育了人类的诞生并逐渐改变着人类。可见,自然界是人类的母体,是人类生命之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命脉。“人化自然”是马克思自然观中的一个观点,是指自从人类出现后,自然界便不断进入人的活动过程,即人的实践活动改变了自然界,天然的生态系统变为了人工生态系统的过程。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人类的本质力量越来越表现了自然界的对象化,自然界越来越成为人化的自然界。在人化自然的实践中,人与自然是不可分离的,两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天人互泰”是一种唯物辩证法的自然观,它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上,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一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然观的观点和方法观察世界、指导实践,在古代哲学思想“天人合一”自然观的基础上,立足人类自身的客观实践,将自然界与人类的关系作为哲学领域的最高研究对象,把握人与自然关系的社会历史性和社会实践性,在人与自然的双向互动中,通过实践活动这一中介的协调功能,在构建两者和谐互泰关系中选择最佳方略和求得最大公约数,它强调了人类的主观能动和精神的力量,充分体现着人性的尊严与价值。

  笔者认为:人的认知境界是从“人与天合一则生”到“人与天互泰则久”的超越。人类社会初期,自然界的一切还处于原始状态,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和其他动物与自然的关系区别不大,人类对自然界的意识也纯粹是一种动物般的意识,人与自然关系基本是一种狭隘的、机械的、顺其自然的状态。人们将万物之父母“天地”与人并立起来思考,认为三者是相合、相应和统一的整体,人要顺应天地自然的变化才能获得生存和发展。故“天人合一”自然观,是古人对天人关系的最高领悟和最高阐释。“天人互泰”中的天与人关系,两者在辩证统一关系的基础上,是一种平等合一的互动、互谐、互存及共生关系。它除了强调人与天地环境的关系之外,还强调了人独有的创造性、目的性和精神性,将从自然中来的人性又在与自然的关系中彻底解放出来。“天人互泰”作为现代自然观,是在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基础上建立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使然。它肯定了世界统一于物质以及物质结构的无限性和多样性,超越了一切旧自然观的历史局限。一方面,阐明了人的生存发展离不开自然界。另一方面,自然界是人的实践对象,它只有在与人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中才能体现出来。同时,它也是人与人之间在社会属性中相互联系的纽带。因此,“天人互泰”体现着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本质内涵,在精神及灵魂的高度上全面构建天人之间的辩证关系,具有显著的时代特征。它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科学的方法,坚持真理,从分析人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出发,考察人类在自然整体中的能动作用。涵盖了天地自然、人类历史和人类思维三大领域的知识,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一般规律,是世界观、认识论和方的统一,是一种自然辩证法,是传统哲学的演进和变奏。

  人与自然虽是一个不可分离的整体,但人类是有意识的社会存在物,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攫取更多的物质生活资料和改造世界,自然界作为人化的客观对象,实际上也成了人类的破坏者,特别是近代工业以来,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迈上了加速发展的轨道,世界发展格局深刻改变,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也不断提高,致使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进入21世纪,全球变局的调整更是呈现出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新特征和新表现,人类社会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推动着社会关系的不断革新,人类命运彼此休戚与共的意识大大增强,整个世界日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当下,全球生态危机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主张“人类中心论”和“自然中心论”都是偏颇的、片面的和极端的。但要从根本上达到人与自然的统一,实现一种天人和谐共生的新型天人关系,还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曲折发展过程。首先,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达到一定的水平,充分运用科技手段高智能方式解决人与自然关系的矛盾,因为人类改造自然的目的是为了使人类更好地生存发展;其次,人类需要不断提高的自身素质和品格,通过高质量发展方式,实践活动由自发行为走向自觉行为,消除人与自然的对立关系;再次,人与自然关系也是人与人关系的实质体现,只有社会生产关系、分配关系和生产方式得到彻底的改变,才能消灭阶级差别和社会差别,实现大同社会,即未来的主义社会,统一面对和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