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海南魅力  生活

诸葛亮八阵图崇祯用它打清兵!

“功盖三分国,名称八阵图”,这是唐朝大诗人杜甫赞美诸葛亮的两句诗。这两句诗非常生动地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丰功伟绩和出众才能。东汉末年乱世中,诸葛亮独具慧眼,第一个准确判断出天下三分的走势,并为刘备量身定做了“隆中对”战略,使得刘备从一个弱小的游击队长跻身三强之列,其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在三国时代的群英中无出其右,令后人叹为观止。

“隆中对”表现的是诸葛亮的战略远见,而八阵图则更为直观具体地表现出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三国志》明确记载,“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推演兵法,作八阵图,咸得其要云”。证实了八阵图确实是诸葛亮兵法的精髓内容之一。不过,从诸葛亮一生的军事实践来看,他一生多次带兵出征,但史书中却从未有过他具体应用八阵图的记载,使得八阵图在后人眼中多了一种神秘色彩。

此后,八阵图即作为中国古代兵法史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流传了一千多年。历代兵家名将,提起八阵图,都是一副顶礼膜拜、崇敬不已的态度。不过,遗憾的是,关于八阵图在实战中的应用战例,依旧非常缺乏,少之又少。唐朝名将李靖在《李卫公兵法》中提到,他的“六花阵”就源于八阵图,但史书中也没有他运用六花阵的记载。由于战例极为稀少,让人不由得对八阵图的实战性能产生疑问,八阵图上了战场,到底管不管用?能否像《孙子兵法》一样跨越时代,历久弥新?

史料《尧峰文钞》中,记载了八阵图的一次实战应用战例。明朝末年,面对清军的强悍战斗力,明朝军队明显力不从心,屡屡战败,崇祯皇帝为此忧心忡忡。崇祯二年,清兵突破长城进入河北,威胁京畿。明朝大将袁崇焕率兵护卫京师,结果被崇祯冤杀,一时将帅乏人。这时,有大臣向他举荐了一个名叫申甫的人。

申甫的一生经历颇有传奇色彩。他幼年时,曾经遇到过一个行走江湖的道士。当时这个道士在路边卖艺,只见道士“拾道旁瓦石,四布于地,投鼠其中,鼠数奔突不能出”,用路边的砖瓦石块在地上摆了一个造型,然后把一只老鼠扔到石块中间,老鼠东奔西窜,无论如何也无法走出来。道士看他天资聪颖,问他说:“此所谓八阵图也,童子亦欲学之乎?”申甫当时还小,并不晓得八阵图什么劳什子,摇头拒绝了。

申甫长大后出家为僧,在嵩山再度遇到了这个道士。申甫立即“乞其术,师事之”。道士也认出了他,于是把八阵图和几卷兵书倾囊以授,飘然而去。申甫如获至宝,潜心研读,感觉学有所成后,蓄发还俗,来到京师,想要用胸中所学来报效国家。

崇祯知道申甫的出身来历后,顿时对他刮目相看,也幻想着能用诸葛亮的八阵图扭转乾坤。当时军情紧急,清军在城外盘桓不去,野心勃勃想攻打京城。崇祯立即火线提拔申甫为京营副总兵,让他抵御清军。申甫满怀雄心壮志立即走马上任。

当年十二月十六,清军向安定门发起猛攻,总兵满桂死战不退,结果以身殉国,明军再度遭遇大败,士气极度低落,兵无战心,城中人心惶惶。崇祯手中已经无人可用,当即派申甫出城迎战。申甫于是在当天夜间带领七千多士兵开城出战清军。崇祯满怀希望地等待着好消息。令人瞠目结舌的是,第二天凌晨时分,前方战报传来,申甫与清军激战一夜,全军覆没,清军“夜杀甫一军七千人”,明军片甲不还。申甫本人“中飞矢数十,遂见杀”,战死在乱军中。诸葛亮的八阵图没能管用,反而让崇祯吃了大亏。

八阵图在实战中表现不好,有多种原因。一是由于时代变迁,明朝时军队的作战方式已经与三国时代天差地远,八阵图不一定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其次,再厉害的兵书战策,不管是八阵图还是《孙子兵法》,都需要活学活用,正如岳飞所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申甫很可能是生搬硬套八阵图的某些固定程式,犯了泥古不化、不知变通的毛病,遭遇大败也并不奇怪。

参考史料:《尧峰文钞》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