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海南网事

香港最近发生什么事事件频发折射社会病:学生压力重缺乏沟通减压渠道

教育界多措并举学生

洪锦铉说,有48%的家长发现子女出现情绪反应时,会聆听和开解,另有约20%会给予空间让子女自行处理、约14%会向老师求助。超过二成的家长认为学校需要加强与家长沟通、为学生提供等支持服务,并设立机制识别有情绪困扰的学生。近三成家长认为特区需要对家长和受情绪困扰的学生加强支持。

洪锦铉说,调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68.7%的受访家长认为学业是子女主要的压力来源,但只有14.5%的家长希望“减少功课”,这反映家长虽然知道子女面对功课压力,但又不愿减少功课量。

调查结果反映不少家长为使子女“赢在起跑线上”,不断催促子女学习,上课业班、补习、参加课外活动等,从而为将来升读心仪的学校铺,由此令不少学生缺乏时间休息,导致身心劳损、压力倍增。有科医生指出,近年小学或幼稚园学童患忧虑症的个案上升,怀疑或与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有关,情况值得关注。

近来接连有学生轻生,该现象为当地学界敲响警钟。立教育事务委员会近日召开特别会议讨论有关议题,其间教育局局长吴克俭宣布,除了早前提出的5项措施,包括成立专责委员会、分析学生成因及提出、为师生及家长制作信息小锦囊外,在与校长和家讨论后,决定拨发专款500万元,在短期内向公营及直资中小学各发放5000元特别津贴,为家长举办支持学生心理健康、培养正确思维的及亲子活动。

针对当前学生的压力问题,多位立议员提出,应现行教育制度是否有问题,并考虑特区缓解学生压力的对策。吴克俭认同考试和竞争压力是严峻挑战,但称特区已努力改善现状,包括取消会考及高考两个考试,转为一个文凭考试,同时为学生提供多元出等。

某关注学童发展组织于去年底,以电话抽样的形式访问200多个家庭,发现其中超过一半小学生每天有7份或以上作业,40%的小学生因学习而失去娱乐时间。除了要完成学校布置的功课,的中小学生往往还要参加各种补习班。有调查显示,多达80%的小学六年级学生每周课余要补习816小时,更有约5%的学生每周补习1725小时。

教育局已经就学生问题宣布推出多项应对措施。由于社会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家长们开始积极关注孩子是否存在忧郁症的某种迹象或是心理的挫折,积极面对并且尽可能从孩子的角度理解他们并和他们讨论,近期没有出现新的学生事件。希望更多的学生能够建立更加乐观、积极的人生观。

专门研究防治的大学教授叶兆辉认为,年轻人的原因是综合性的,包括学业压力、较弱的家庭支持系统、感等。但近期“不寻常的、特别多的”事件中,因报道、在社交被广泛讨论而产生的“传染效应”,可能也是原因之一。这个说法值得重视,因为这些青少年,都是手机族,他们通常只以社交作为媒介接收信息和交换观点,因而非常容易受到“传染”,绝。

民建联一项有关学生压力的调查发现,接近七成受访家长称子女面对的压力最主要来自学业,有2.1%的家长更认为子女有念头。近来学生轻生问题多发,引发关注。特区教育局此前提出5项预防措施,日前更拟增拨500万元(港币,下同)办活动支持学生。

家长不愿子女减少功课量

立议员马逢国认为,学生成因复杂,教育并非唯一原因,其中的报道手法同样会影响学生,所以特区主动与传媒前线代表会面,提醒业界不应渲染报道。吴克俭说,最近他出席、出版商及网络商的活动时,已做出呼吁,日后将继续加强有关宣传。

这些专业分析比较符合实际。其中社交在引发青少年方面的作用,过去很少引起重视。但现在即使人们了解到这点,又如何防止呢?恐怕也是新课题。

许多家长从孩子呱呱坠地就开始规划他们的教育,从学前班、名牌幼儿园一直到名牌中小学,本地或外国的名牌大学,完全不顾孩子的兴趣和专长,孩子们的童真很早就被淹没在的教育中。这是学生密集的原因。然而,这种情况在整个东亚地区广泛存在,但为什么其他地区没有这样密集的学生事件?这里肯定存在特有的社会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在高的社会,学生事件也被激进派利用,成为他们的借口。在教育局局长吴克俭出席立,就接连有学生接受质询时,有反对派议员相向:“这么多人死,你怎么不死?”还有人在社交“因为没有普选,所以学生们”这种奇怪的逻辑,反映了社会的非情绪。这种情绪在混淆“病因”的同时,又更进一步地社会、青少年?

望子成龙导致学生压力大

(本文综合网站多篇文章内容)

洪锦铉学校减少学生功课量,培养其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同时推广生命教育。学生家长则应每天暂时停下繁忙的工作,与子女面对面沟通,明白他们面对的问题,而非只看重功课及成绩。同时特区加快落实成立专责委员会,深入调查轻生个案的来源及成因、加强识别有轻生倾向学生的机制、加强关怀热线服务、增加驻校社工、积极推动家庭友善户员政策等。

学生事件折射社会病

[摘要]近期发生多起学生案件,其中甚至有年仅11岁者,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讨论。

民建联日前展开调查,通过访问超过200名家长,试图了解学生的压力情况及家长如何处理子女的情绪。民建联家庭事务委员会洪锦铉称,调查结果发现,超过八成受访家长认为子女目前有压力,主要压力来源分别为学业、人际关系与前途。超过一半家长认为子女的压力程度属于轻微级别,中度则有三成。另有2.1%的家长认为子女有念头。

近期发生多起学生案件,其中甚至有年仅11岁者,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讨论。很多人会问:为什么这些年轻的生命如此,以至于完全抛弃自己,给家长带来巨大的悲痛,给学校带来重大的冲击?

还有专家指出,青少年与成年人的互信感消失,导致青少年转而在社交上表达情绪,而不对家人或师长诉说,但这对年轻人“没有太大帮助”。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