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生活资讯  民生

关注民生 点亮群众幸福生活

关注民生 点亮群众幸福生活

  党的以来,我市人社系统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及省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会议精神,着力优化服务方式,不断提升经办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努力推动全市社会保险事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不断提高。

  2021年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242.92万人,有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30.63万人,累计发放低保补助9.67亿元,开展农村临时救助34.15万人次……天水正全方位织密扎牢社会保障“安全网”,牢牢守护着群众的美好生活。

  “真是赶上了好时代,作为一个农民,领养老金这事放以前想都不敢想。”秦州区齐寿镇彭马村村民何虎生今年66岁,在采访中他告诉记者,他只交了四五年养老保险,那时候每年只交100多元,后来到60岁便开始领养老金了。“那几年交的加起来总共也就几百元,我这6年已经领了几千元了,国家的政策确实好。”何虎生感慨道。

  为了促进社保领域惠民政策落地生根,市社保中心统筹抓好经办服务、待遇发放、基金监管等工作,采取“免审即享、政策找人、补贴找企”的举措,积极推动疫情期间援企稳岗政策更好发挥作用,助力各类企业脱困发展。同时,还提前完成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待遇调整工作,重点抓好企业职工提前退休、工伤认定等事宜,让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惠及更多群众。

  目前,我市共为餐饮、零售、旅游、民航、公路铁路运输5大特困行业缓缴养老保险费2968.35万元、失业保险费106.73万元、工伤保险费62.89万元,涉及267户企业5382人。为符合享受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的1190户企业拨付资金2093.12万元,惠及企业职工4.72万人,充分发挥了社保援企“减震器”作用。

  “守好群众‘养老钱’的同时,我们还将在推动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上持续用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可靠、更充分的保障。”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说。

  近年来,市卫生健康委始终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总体思路,以激发机构活力、提升服务能力为核心,紧盯卫生健康服务薄弱环节,持续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改革,为实现乡村振兴夯实健康支撑。

  “村卫生室设备、药品都挺全的,遇上头疼脑热不用出村就能治疗,而且村医也非常负责,定期为村上的老年人量血压,为有慢性病的村民做检查,取药的费用也比药店低很多。”提起村卫生室的建成给老百姓带来的便利,甘谷县磐安镇十甲坪村村民张琴高兴地说。

  解决“就医难”,首要问题就是要健全基层医疗体系,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看好病。为此,我市持续推进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卫生室建设。截至2021年,全市共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3096个,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93个,卫生院136个,村卫生室2502个。全市共配备合格村医3090人,由乡镇卫生院派驻村医66人,每个行政村卫生室至少配有一名合格村医。同时,全市114个乡镇卫生院均配备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心电图机等设备,109个卫生院配备了DR影像机,2个卫生院配备了CR影像机,卫生分院配备了X光机、B超、心电图机等基本医疗设备,DR机和心电图机与县域影像中心和心电中心联通,可实现乡镇操作县级诊断。

  王旭昶是麦积区马跑泉镇崖湾村卫生室负责人,记者前往村卫生室采访时,他正在为一位老人测量血压。他告诉记者,村卫生室主要负责13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包括老人、儿童、孕妇等的健康管理,目前崖湾村卫生室两名村医共与268户村民签约了家庭医生。

  “对于大夫来说,为签约家庭看病的好处是对病人以往病史都有所掌握,能够更加精准有效地治疗,而对于村民来说,已经对我们很熟悉,治疗当中他们也会更加放心。”王旭昶说。

  民之所望便是政之所向。除了加强镇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外,我市还通过强化医保政策宣传、实施大病专项救治、完善基层医疗设施建设、提高基层卫生技术人员素质等,着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真正实现了“病有所医、医有所保”。

  保障群众用水无忧解决人民群众饮水安全问题是筑牢民生底线的关键一环。近年来,市水务局通过实施天水城区引洮供水工程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等,让老百姓喝上了干净卫生的“放心水”。

  2019年9月27日,经过不懈的努力和奋斗,天水城区引洮供水工程建成通水,跨越半个多世纪的引洮梦终得。这是我省第一个采用市场化融资模式运作的重大水资源调配项目,也是当前天水市城区主要供水水源,年最大供水量5548万立方米。自那时起,天水城区居民喝上了清冽甘甜的洮河水,不仅实现了稳定供水,水质也得到了极大提升。

  几年前,秦州区藉口镇曾因水源不稳定导致部分村民家的供水保障程度不高,偶尔会停水。为此,秦州区水务局科学规划,于2019年建成了铁炉水厂,既确保群众用水安全稳定,还通过沉淀、絮凝、过滤等设备进一步改善了水质。而在麦积区石佛镇的一些区域,群众常年喝的是地下水,虽然不会出现停水问题,但由于地下水含碱量高,味道有些苦咸。为此,麦积区水务局于2017年对石佛水厂进行了巩固提升,安装了RO膜反渗透水处理设备,如今出厂水已达到国家二级饮用水标准。

  “无论是保障村民饮水安全稳定,还是改善群众饮水水质,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群众喝上安全水、放心水。”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说。

  党的以来,市水务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不断改善群众饮水条件,解决饮水难题,建成工程线亿元的天水城区引洮供水工程,保障城区居民供水安全。到2021年底,累计投入29.36亿元,建成363处集中供水工程,实现了7个县(区)2491个行政村297.37万人口农村饮水安全全覆盖。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天水城区引洮供水工程的通水和我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全覆盖,构成了城乡供水“组合拳”,不仅实现人民群众饮水不愁、用水无忧,也切切实实暖了民心。

  让优质教育惠及每个孩子这个秋季,武山县第一高级中学新校区建成投用,白墙灰顶与绿树红花相映衬,让这所新校区看起来干净整洁、美丽壮观。在宽敞明亮、设施齐全的教学环境中,孩子们将怀揣梦想,扬帆起航。

  “老校区无论是建筑面积,还是相关配套设施均已无法满足需求。为了让学校师生有更好的工作、学习环境,我们启动了易地迁建项目,建设内容包括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学生公寓、餐厅、体育馆等,新校区各项设施功能齐全,可提供150间普通教室,15间合班教室,能满足6000名学生高中阶段教育学习需求,具备申报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评审硬件条件,极大地改善了学校办学条件,优化了全县教育布局。”学校负责人说。

  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落实到教育上就是让更多孩子能在“有学上”的同时实现“上好学”。近年来,我市把提升薄弱校办学水平作为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内容,通过强基础、配师资、抓质量等一系列有效措施,使一大批乡村薄弱学校从困境中突围,促进了乡村教育均衡发展。

  走进张家川县上磨小学,崭新的教学楼、多媒体教室、塑胶跑道等让人眼前一亮。这座于2017年新建的城乡接合部小学处处展现出老师教好学、学生学好科的良好教育氛围,在短短几年内,该校实现了全校网络全覆盖,教学方式也从传统教学转变为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可以把很多知识点通过动态形式演示出来,使教学更加直观易懂,教学资源也比以前更加丰富多样,另外还可以以游戏的方式学知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磨小学负责人介绍,学校在实现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同时,为适龄儿童入校提供了有力保障。

  教育,关乎千家万户。近年来,我市教育系统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素质教育全面实施、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育资源快速扩张、教育质量稳步提高,人民群众教育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明显增强。2021年,我市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9.69%,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为95.7%,幼儿园在园幼儿10.79万人,特殊教育在校生817人……全市教育事业正朝着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目标迈进。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党的以来,全市上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弱有所扶等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以实际行动回应群众关切,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十年来,从衣食住行到生活变迁,从人居环境整治到富民产业培育,从优化基础教育布局到补齐医疗卫生短板,从着力稳就业到全面提升社会救助,从完善路网建设到保障饮水安全……每一件民生实事掷地有声,每一项民生福利温暖人心。这,不仅凝聚了民心,更振奋了人心,坚定了信心。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