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海南资讯  民生

【母亲河畔的中国】生态赋能 蓑衣樊村绘就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蓑衣樊村街景(记者 武晓娟/摄)

蓑衣樊村稻田(记者 武晓娟/摄)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历史上,黄河善淤善决善徙,可谓桀骜不驯,给黄河岸边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影响。蓑衣樊村位于山东淄博市高青县东部,北靠黄河,南临大芦湖湿地,湖塘星罗棋布,湿地面积万余亩。因水而名,因水而美,也因水而忧,蓑衣樊村的发展与黄河安澜紧密相连。

蓑衣樊村的得名与水有关。明末清初年间,有一樊姓人士在这里定居,以编制蓑衣而闻名,所以村子取名为蓑衣樊。因临近黄河,蓑衣樊村曾多次遭受水患,产生了大片盐碱地。土地贫瘠,粮食产量少,产业结构单一,导致该村一直不富裕。后来为了配合“引黄入淄”工程实施,蓑衣樊村整体搬迁,老村被建成了沉沙池。蓑衣樊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司国营介绍,2014年,蓑衣樊村还是省级贫困村,村民人均年收入在7000元左右。

思路一变天地宽。也就是在2014年,蓑衣樊村依托生态资源优势,按照“吃住行游购娱”的模式加快发展乡村旅游。首先美化乡村,整修了道路和房屋,让村民的生活环境发生了质的改变,同时开发农家乐和民宿。

“发展一年多后,我们村2015年就整体脱贫了,我们就是要让村民能在家门口挣到钱。”司国营说。随着游客的增多,蓑衣樊村不断创新文旅项目,先后建起了“农村大席”主题的食堂、家庭式个性化服务的养生小木屋和“农村大炕”风格的蓑衣客栈。现在村里开农家乐、民宿的农户有30多户,经营观光自行车、儿童游乐设施、小吃、超市的有七八十户,算下来,村里一多半的农民都已经参与到乡村旅游产业中来。

今年52岁的村民卢金霞开民宿有三年多了,之前她是在村里开理发店的,看到游客多了,就把家里捯饬了一下,开成了民宿。“国庆节期间,人挺多的,每天房间都满了。”卢金霞说。今年59岁的黄新海以前是务农的,一年能收入1万元左右就不错了。2014年村里开始发展乡村旅游的时候,他就和老伴儿开始经营农家乐。“好多老顾客都来我这儿吃,现在一年净收入能有五六万吧。”黄新海笑着说。

司国营介绍,2020年,村里的人均年收入大概在3万元左右。目前,蓑衣樊村的发展还是有些受季节影响,每年4月份到10月份游客最多,冬季游客相对较少。“下一步,要开发一些适合冬季的休闲娱乐项目,比如滑冰之类的,吸引更多人到蓑衣樊村旅游。”他说。

在蓑衣樊村的展示牌上,记者也看到了村庄发展的五年规划,包括2021年建设高端民宿、特色餐饮各一处,2022年建设游乐场,2023年建设老年休闲疗养公寓,2024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150万元,2025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稳定,等等。生态赋能,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正在蓑衣樊村徐徐展开。(记者 武晓娟)

杨洪基简历 http://www.xinzhiliao.com/rq/nvxing/23766.html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高晓松演唱会,保卫萝卜下载,黑暗阴影快播,
  • 编辑:程成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