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都市文化  教育

【大国大城】教育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

【大国大城】教育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

  各位朋友大家好,真的是很久没跟大家在语音节目里见面了,最近我跟联劝公益基金会合作项目,就是借助语音这种形式来跟各位朋友讲一讲教育相关的一些问题,其中特别是要谈谈跟城乡发展相关的一些教育问题。

  今天我首先跟大家来讲一讲关于教育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讲到这个话题我不由自主想到当时我在读大学的时候,已经是上个世纪90年代,我有一个朋友在日本留学,在我读书的那个年代,留学日本是一件非常稀奇的事情。她从国外回来以后有一次我们叙旧畅聊,聊她在国外生活和学习的工作,她就发了一个感慨说“我觉得中国还是要大力发展教育”,那个时候我还很年轻,没有社会经历,对于这段话的涵义上并没什么感觉。

  后来我的专业学经济学,讲到经济发展就理解了教育对于经济发展为什么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这里就涉及到了一些关于经济增长的一些理论,今天我给大家说一说。

  经济发展过程是一个国家从收入低到收入高不断攀升的过程,你如果看低收入国家它的发展过程,可以说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它发展的比较优势也不太一样。在全球化的进程过程当中,世界各个国家通过产业分工和国际贸易来推动经济发展,对于一个相对来说比较贫穷落后的国家来讲,它最重要的资源就是劳动力,而相比之下,低收入国家就是资本会比较贫乏。

  但是反过来,在一个富裕的国家,通常会出现资本的过剩,说的通俗点就是钱太多了,钱多到什么程度?我们经济学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理叫“资本的边际回报递减”,换句话来讲,随你的钱越来越多,你用钱来赚钱的回报就变得越来越低。

  那么这时候富国的这些国际资本就会觉得,如果我要是到发展中国家,去那些低收入国家去投资,那里有大量的劳动力,那么资本和劳动力相结合就可以赚钱了。反过来说,对于一个欠发达的低收入国家来讲,如果可以利用发达国家这些资本,就可以借助于全球化的过程,加入到国际制造业分工体系里。

  一开始的时候,一个低收入国家因为它劳动力多,所从事的行业就叫做“劳动密集型行业”。这个时候会出现一个非常典型的特点,大家可能都听说过有一个理论叫做“微笑曲线”,所谓“微笑曲线”就是指在国际制造业的分工体系里发达国家在产业链的两端,比如说前端就是研发、设计,后端就是销售和服务,中间这个环节就是一般的加工制造业。加工制造业的附加值就比较低,而两端的比如说设计、研发、销售它的利润是比较高的。

  有一些经济学家就会带情绪的去向公众说明这样的“微笑曲线”,如果发展中国家处于这个“微笑曲线”的底端,那么在整个产业链当中,它所获得的附加值就比较低,似乎发展中国家被发达国家欺负了。可是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其实这种情况在国际贸易,在世界制造业的分工体系里是非常正常的,道理就在于发展中国家它的人力资本水平比较低。

  而讲到人力资本我们通常指两件事,一个就是教育,另外一个就是健康。首先谈第一件事,教育,当你的教育水平比较低的时候,你在整个世界的制造业分工体系里,所能够从事的环节就是简单加工制造,但大家不要把“微笑曲线”的底端妖魔化,觉得我们受了发达国家的欺负。

  其实你看世界上的其他国家,特别是东亚的一些经济体,从东亚的领头羊日本开始然后再到韩国以及中国省,包括香港地区、新加坡,其实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这几十年当中,东亚的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其实也都是遵循了一开始从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造业开始,然后大家想,你挣了钱以后就开始要投资于教育了,那么一旦当发展中国家进行教育投资,改善了劳动力的教育水平以后,它在经济发展中的比较优势就会发生变化。

  说通俗点,当你的教育水平不高的时候,你可能专业化于生产鞋子、袜子、帽子,但是当你投资于教育,你的劳动力生产技能提高了,整个国家的生产能力也提高了,这个时候你会发现,在世界制造业分工体系里,可能就有比你更加低收入的国家,教育水平更加低的国家,它更加适合去生产那些劳动密集型的产业,那么你就可以去做高科技化的产品,比如电脑、手机、汽车等。

  然后随着你的教育水平不断提高,技术产业升级换代到可以生产飞机,这就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或者地区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经济发展水平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总结一下的话,一个经济走过的道路会随着它的资本积累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它的民众受教育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逐渐就从劳动密集型的生产转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生产,这就是一个经济发展的过程。

  从世界范围来看可以这么说;东亚奇迹或者说东亚地区的这些国家和经济体在发展过程中是最成功的利用了全球化的红利,实现了积累资本、发展教育、提高自己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断迭代发展的这么一个过程。

  不管是在日本、韩国还是在中国地区或者香港、新加坡,东亚经济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如果说相对于拉美地区的那些国家而言,东亚经济体都是在经济发展的早期,在工业化的过程当中非常重视教育的投资。当然一方面你可以说这是因为东亚地区的文化,儒家传统比较重视教育,你也可以认为这是在特定的历史阶段,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政府比较重视教育,采取了对于教育大力度的投资这样一个结果。

  于是在劳动力的素质、教育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当中,这些劳动力就能够比较好的把握住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过程当中的产业升级换代,于是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了,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收入差距其实也没有那么大,因为很普通的劳动力都能够参与到经济发展的成果的分享过程当中。

  讲了这些道理,我想各位已经能够明白,对于一个国家来讲,教育的水平不断提高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对于国家来讲教育很重要,对于我们个人来讲当然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大家可能会问一个问题,既然这样,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看到每一个人都有很强大的激励去投资于教育呢?讲到这点可能就有一点点遗憾了,其实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在现实生活当中,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其他的发达国家,你都会看到其实民众对于教育的投资有的时候并不一定有那么强的积极性,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我想至少有三点解释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点就是教育投资它是一个投资在当下就得花钱,但是教育的回报——挣钱——却是在未来的,所以有的时候不管是孩子的父母还是孩子本身,可能都会存在一些短视行为,会觉得当下花的钱是确定的,但是未来能不能挣到钱还不一定呢。对于小朋友来讲更加如此,如果今天贪玩了,打电子游戏了他觉得特别爽,但是你要跟他讲“你如果不读书未来就没有高收入”,他可能也没感觉,这个时候会导致家庭或者说个人对于教育的投资不足。

  第二个原因就是来自经济学里有一个概念叫做“正外部性”。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是一个外部性很强的事业,什么叫外部性?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去接受了基础教育,他所得到的好处仅仅是个人的收入,但是对于整个社会角度来讲,教育水平的提高可能有很大的好处,比如说缩小收入差距,比如说这个国家的居民会有比较强的意识、环保意识,还有犯罪率可能会大幅度的下降,但这些好处是属于社会的好处,并不体现为每个人的个人收入的增长。所以在教育投入方面,一个社会往往存在教育投入如果不由政府来施加政策干预的话,就会出现教育投入比较偏低这样的现象。

  第三种现象就来自于社会心理。特别是有一些人群,当他是居住在低收入的社区,那么周围的这些邻居可能也都是低收入的群体,在美国还存在黑人为代表的少数族裔的问题。这样一些带有特殊身份的群体,他们可能会觉得周围的人都不读书,而且周围的人都传递给他一个信念,说读书也没有用,那么这个时候即便在个体层面觉得读书其实是有用的,但周围人都不读书,人和人之间是相互影响的,而且别人都告诉你读书没有用,最终可能也会影响到你的决策。

  所以在发达国家呈现出来的一个经验就是,如果在一个城市里出现了低收入者的聚居现象,那么整个社区可能都会出现教育投入不足的问题,由于以上的原因就会导致整个社会会出现教育的投入并不向社会最优的那个水平迈进,这个时候可能就需要采取一些相应的政策来提高教育的投入。

  到底一个国家该怎样发展教育?要采取什么样的政策来鼓励人们进行教育的投入呢?今天我们的时间不够了,我们以后的课程里再来给大家仔细的说。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教育对国家的重要性
  • 编辑:程成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