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都市生活  网事

往事600年七下西洋起航前…… ——本报记者赴苏闽探寻郑和足迹(组图)

往事600年七下西洋起航前…… ——本报记者赴苏闽探寻郑和足迹(组图)

  公元1405年至1433年,郑和率领的大明船队从江苏刘家港(今浏河)出发,先后七次,历时28年,远达亚非30余国,开创了人类航海史上的新。历史学家指出,郑和的壮举,比西方的达伽玛、麦哲伦、哥伦布的航海活动要早一个世纪左右。其规模之大,船只之多,时间之长,足迹之广,堪称绝唱。随着各种方式的纪念活动推开,一个探寻当年郑和足迹的热流正在世界各地升温。

  从上海出发取道嘉定,走沿江高速,半小时左右就到了江苏太仓,而后沿宽阔笔直的“郑和路”东行,十来分钟就到了长江口的浏河镇——当年郑和船队的出发地。

  穿过人口稠密的街巷,掠过嫩芽初绽的柳丛,一座古朴典雅的庙宇陡然出现在眼前,这便是当年郑和出发前率领属下祭祀的天妃宫,而今的郑和纪念馆。

  这是一座典型的明清时代的江南建筑,飞檐翘壁,砖圈拱门,历经风雨荡涤,依然气宇轩昂。进入宫门,穿过碎石铺就的甬道,便是纪念馆的主楼。楼前耸立着一尊独特的雕塑,名为“锚泊瀛涯”,峙立的群礁托起一个巨大的铁锚,锚上悬挂着一个精致的罗盘。很显然,这尊雕塑象征了郑和船队在刘家港集结开航,远涉重洋。

  纪念馆主楼有二层。底层大厅正中是一座高达3米的郑和坐像,他身披斗篷,手握海图,目光炯炯地注视着前方。坐像两侧及背后的墙面上,是三幅巨型磨漆壁画《鹏起浏江》,左右两幅再现了当年郑和从浏河出发的情景,背后一幅表现了庞大的船队“云帆高涨,昼夜星驶”的场面,气势磅礴,动感强烈,给人如临其境的感觉。

  走进纪念馆的二楼,可见郑和七下西洋的大量史料和历史遗物,其中有极其宝贵的周闻的墓碑。周闻是太仓的武官,曾6次随郑和下西洋,碑文详细记录了他随郑和下西洋的经历,是很重要的历史佐证。纪念馆的老馆长吴聿明坦诚地说,此碑是他早几年在太仓公园里发现的。而郑和第七次出洋前所立的《娄东刘家港天妃宫石刻通番事迹碑》,记录了第七次下西洋的时间和前6次的航海经历,弥足珍贵,惜原碑迄今没有找到,现在看到的是复制的,碑文是从明代人钱谷所著的《吴都文粹》里拓下的。

  郑和纪念馆始建于1985年。纪念馆之所以假座于天妃宫内,是源于郑和每次出洋前后都到此进行祭祀。天妃,也称天后,福建沿海一带又称妈祖,传为海上航行的保护神。郑和曾对浏河的天妃宫进行过大规模的修缮,求助天妃的护佑。

  出天妃宫往东,不大一会儿,就望见了巍然的长江大堤。登上大堤,顿见海阔天空,浩浩大江,漫漫东去,留下了开阔江面和深水港湾。明初的浏河口,不仅是对外交往的优良港口,而且腹地富庶,是江南漕运的中心。从浏河出发远航,可谓具备诸多优势。

  南京,郑和船队的决策地。郑和下西洋的宏伟计划在这里制定,数量众多的船只在这里建造,郑和出海之外的大部分时间又在这里度过,南京留下了有关郑和的大量史迹。

  令人欣喜的是,我一到南京就结识了郑和的20世孙郑宽涛。他对郑和遗址十分熟悉,又酷爱阅读明史,非常健谈。我们第一站自是凭吊郑和墓。郑和墓位于城南的牛首山麓,地属江宁。一路上,郑宽涛如数家珍地谈起家谱。他说,郑和出生在云南昆阳(今晋宁),自小受到良好教育,12岁被掳掠进宫,以后深得明成祖朱棣信任,赐姓郑,升为内宫太监。他有个哥哥,后来哥哥的孩子过继给他,便有了后代。现在郑和的后裔一支主要在南京,另一支主要在云南老家,已繁衍了1000多人。

  我们的车在山上转了一圈,才到达郑和墓。郑和墓呈马蹄状,四周松柏环抱,坟上芳草吐蕊,庄严而肃穆。墓盖上砌有长方形青石棺,上书伊斯兰文字,是典型的穆斯林风格。墓前有28级青石台阶,寓意郑和28年航海生涯。墓道边有一亭子,内立石碑,记叙了郑和的业绩和1985年重修此墓的经过。郑宽涛说,早些年,有人勘探出牛首山蕴藏铁矿,准备炸山开发,他们紧急上书市政府,才躲过了这一劫。现在郑和的地位越来越高,墓也越修越好,眼下又一批工人在赶工整修,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600周年祭奠活动。

  距离郑和墓不远,有一“郑家村”,自称是郑和的后代,多年来为郑和守灵。郑和究竟葬在何处?史学界一直有争议。郑和于1433年第七次下西洋返回途中病死印度古里(今印度卡利卡特),当时天气炎热,又在途中,不太可能运回国内安葬,一说就地海葬;另一说途经印尼爪哇岛入土安葬,当地迄今还保存着三宝墩,供奉郑和像;还有认为,郑和死后,衣冠被运了回来,葬于牛首山麓。郑宽涛确信这里是郑和的衣冠冢。他说,或许某一天关于郑和墓有新的发现,但作为航海家,不管葬在何处,他永远是耸立在我们心中的丰碑。

  穿过南京城区,我们来到长江边,一片开阔地铺展在眼前。晴朗的天空下,自南向北躺卧着3条冗长而又笔直的水塘,塘的西端均建有水闸,与长江相通,这便是建造宝船的船坞。

  郑和出洋时,统率大小船只200余条,其中大型宝船60余条,从1403年开始建造,前后不过二年时间,工期相当紧张。据记载,当时船厂在江边绵延数里,有船坞7座,规模是相当大的。可惜现在仅存四、五、六号船坞,其余已荡然无存。

  细细打量一下这些船坞,长达数百米,宽达50米,确能看到当年“舟楫之雄伟,盖古所未有”的影子。江苏郑和研究会的马主任说,1957年,塘里曾漂浮出一根舵杆,长达11米,前年发掘水塘时,又出土11米长的舵杆,铁力木的,经测算,这支舵的高度在6.5米左右,与宝船十分匹配。最近,塘中又出土了1000多件当年的遗物,有缆绳、船桨、船板以及造船的工具,具有很重要的史料价值。

  走近塘边,只见野草萋萋,浮萍点点。眺望远处,塔吊耸立,上下繁忙,正在大规模兴建“宝船遗址公园”。此刻,清脆的蛙声此起彼伏,不知是在追述当年的盛况还是感叹今天的变迁。

  从飞机的舷窗望下去,闽江口像一个张开的喇叭面向太平洋,郑和船队的开洋起点就在闽江口南岸的长乐。据记载,郑和船队自江苏的浏家港出发,驶抵福建长乐休整、补给。每次在长乐驻泊短则2个月,长则1年,等候东北季风的到来,扬帆远航。

  中国沿海港口甚多,郑和船队何以选择长乐为开洋起点呢?历史学家说,长乐与太仓相比,距“西洋”更近。长乐又是鱼米之乡,气候也好,便于补给和休整。且长乐紧挨省城福州,有“镇守太监”协助,有安全保证。更重要的是,长乐的太平港水深、浩阔,进出方便,是理想的驻泊基地。

  长乐郑和研究会的秘书长曾国新先生热情地引领我沿闽江而上,去踏访当年船队的驻泊基地。当我站在高高的丘陵上,远眺脚下当年的太平港时,只见楼宇,不见船帆,只有一条河道穿越其间,哪还有港湾的踪影。

  曾国新拿出两张照片,一张是20年前拍的,可见太平港已淤结成坦荡的田畴,仅有小块湿地散布其间;另一张是新近拍的,田畴上已盖起密密麻麻的楼房。他又拿出一张历史地图,可以清晰地看到,闽江在太平港拐了一个湾,留下了一个浩阔的港湾,四周山岭环绕,能挡住台风的侵袭。惜沧海桑田,时过境迁了。曾国新介绍,1988年对这一带地质勘探时,曾在20米以下钻探到了瓷器碎片层,在兴建大楼打地基时,还挖出了船索、船碇等遗物,这些都是有力的见证。

  昔日船队驻泊的港湾消失了,可郑和留下的遗迹却幸运地保存了下来。文石天妃庙,当年郑和祭海的妈祖庙,依然屹立在海边;三峰塔,郑和曾登临察看港口的地方,依然耸立在南山之颠;“郑和钟”,船队第7次出航前为祈求平安而铸造的,依然安放在纪念馆里。

  其间,最为珍贵而又历尽坎坷的就是《天妃灵应之记》碑了。它保存在郑和纪念馆内,外面罩上了硕大的白色玻璃框。它有一人高,碑额镌有篆书“天妃灵应之记”六字,四周饰有清晰的番莲花纹,看上去雄浑而古朴。碑文刻有1177字,均为工整楷书,细览碑文:“自永乐三年,奉使西洋,迄今七次……”详细记载了先后6次下西洋的经过和第7次的使命。

  郑和船队在长乐驻泊7次,在当地留下了深远的影响,人们把他当神一样供奉,称为“巡海大臣(神)”。

  就我探访的国内郑和遗迹和接触的材料来看,南京城内的《御制弘仁普济天妃宫之碑》颇能给人答案。这是明成祖朱棣为庆贺郑和第四次下西洋平安回来而立的巨碑。碑文由朱棣亲自撰写,刻碑明志,阐述了遣派郑和下西洋的真正意图:“恒遣使敷宣教化于海外诸番国,导以礼仪,变其夷习”。

  长乐的《天妃灵应之记》碑,同样印证了这一点。郑和“奉使西洋”的目的,是“宣德化而柔远人也”。很显然,传播中国文化,引导海外异邦,开展多方交流,是郑和下西洋的主要使命,也是明成祖的宏大的意图。

  因此,尽管郑和船队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舰队,但在波澜壮阔旅程中,没有占领别国一寸土地,没有掠夺他国一分财富,没有在其他国家设立一个军事基地。我们可以响亮地说,郑和履行的是一次伟大的和平外交,拓展的是漫长的海上丝绸之路,开创的是一个史无前例的航海时代。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