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都市生活  网事

高考往事-宁夏新闻网

高考往事-宁夏新闻网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40多年间,一代又一代人的命运因高考而改变。今天,在2021年高考大幕拉开之际,让我们走近曾经的高考学子,倾听他们的高考往事。

  “1977年高考恢复,改变了我的命运。”6月4日,银川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原主任吴金遨,回忆起44年前的那场人生大考,他的心中再一次泛起波澜。

  1977年秋的一天,吴金遨正在银川郊区红花公社一个知青点干农活,忽然听到村头广播里传来恢复高考的消息。

  “听到恢复高考的消息,我久藏心底的大学梦不由自主地冒了出来,很快到城里报了名,还找了一些高考资料开始夜以继日地复习。”吴金遨说。

  “我的考场是在银川市第五中学,当时教室都是平房,由于天气太冷,教室里还需要生火炉。”吴金遨回忆说,两位监考老师一男一女都是中年人,他们态度和蔼、监考认真。

  当时,走进考场的吴金遨,心里十分紧张。语文科目作文题目是《难忘的一天》。吴金遨说,因为有生活经历和真情实感,洋洋洒洒写了好几页,顺利地完成了作文,自认为选材准确,又紧扣了题目中的“一天”,应该还算不错。

  到了数学考试就没有那么顺利了,100分的卷子,吴金遨只做了60分的题,另外40分的题只能望题兴叹。

  由于那段时间银川老城区旧房拆建,吴金遨的母亲临时搬到新城工厂里住。第一场考试下来,吴金遨的中午饭是在银川五一餐厅吃的,顺便还能稍微休息一下。

  3天高考很快结束,一切又归于平静,全然不像今天高考后家长考生都在焦急关注改卷评分、盼望着录取通知消息。吴金遨每天的身影仍然是和生产队社员们一起奔波劳碌在田间地头。

  1978年春节前几天,吴金遨收到了宁夏大学的新生录取通知书。吴金遨下乡的生产队,共有9人参加高考,除他之外还有1人考上了大学,另外1人被中专录取。

  时光荏苒,44年过去了,岁月抹平了很多记忆,但在吴金遨的心中却永远抹不去当年激动紧张的高考经历。“恢复高考,像方向盘一样,把无数人命运的车轮调转。”吴金遨说。(记者 李志廷)

  当得知自己的高考成绩比录取分数线分,沈明亮激动地一路小跑回到家,把喜讯告诉父母。“我妈高兴地转身进了厨房给我煮了两个鸡蛋,作为奖励。”沈明亮说。

  当年的复习迎考紧张而艰苦。饮食上也没有什么“小灶”,只是咸菜当家。“家里5个孩子,米饭、馒头、咸菜,是餐桌上的主角。肉只是偶尔一见。”现在回想起当年吃肉时,与弟弟妹妹“你争我夺”的场景,沈明亮忍俊不禁。

  紧张的复习时间、艰苦的复习条件,对于沈明亮来说印象深刻,“我备战高考的那个年月,反复看课本,烂熟于心”“复习资料的来源靠老师的黑板抄写、油印”“六七月份,天气炎热,条件所限,没有电风扇,为了降温,只能把两脚放到凉水盆里”。

  从宁夏农学院毕业之后,沈明亮到石嘴山市农牧部门工作。他刻苦钻研,探索创新,先后主持、实施、引进和推广87项科研项目,为石嘴山畜牧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被评为自治区劳动模范。

  多年以后,回想起那个炎炎夏日,沈明亮印象最深的还是“紧张”。“我要感谢高考,感谢当时自己不遗余力地付出。”沈明亮说,自己是高考的幸运儿,高考是自己人生奋斗的一种见证。(记者 高菲)

  “高考是我个人成长的一个新起点,在时代的发展中,我也从教育改革中不断受益。”如今已是吴忠市教育局考试中心主任的冯玉浩,谈起自己1994年第一次参加高考时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第一年我没考上,当时心理压力很大。复读时我做了个大胆的决定,理科转文科,并且于1995年又参加高考,考上了心仪的大学。”

  “那时候的高中学校规模不算大,还带初中部,高中生总量比较少。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也较低。不像现在,高中学校只有高中部,学校规模较大,高中学生总量比以前大多了。”如今,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每当看着一届届学生怀着对知识的好奇心走入校园,冯玉浩仿佛都能看到当年求学的自己。

  “当时的作文题目已经记不清楚了,好像是比较常见的题目,考完觉得自己作文没写好,挺遗憾,可是结果出来,语文成绩还挺高。”冯玉浩笑着说。

  提起这些年高考的变化,冯玉浩说,“当时的考试条件和学校日常考试是一样的,教室里面桌子反放,一人一桌。现在都是标准化考场,考试时全程录像,采用网上巡查系统远程巡查,开启无线屏蔽仪阻断手机和无线信号。”

  “如果当年不参加高考,可能就去打工了。”在冯玉浩心里,高考是人生一道坎,但只要勇敢拼搏,就会发现更好的自己。(记者 杨淑琼 文/图)

  “没想到,高考时的学习方法也沿用到了考研中,所以今年考研我顺利‘上岸’。”6月5日,正在等待步入北方民族大学成为声乐学研究生的韩雪梅说。

  2016年6月,韩雪梅还是中宁中学的高三(16)班的学生。高考前各科的“最后一课”上,同学们给任课老师准备了小礼物和祝福语,表达感谢,气氛温馨。

  被大家称呼为“万妈妈”的班主任万老师走进教室时有些惊讶,他看到全班同学穿着当时大火的综艺节目《奔跑吧!兄弟》的服装,参照节目形式,每个人的后背印有带着自己名字的“名牌”。

  万老师走上讲台,全班同学笑着大声唱起了《世上只有妈妈好》,同学们本想“整蛊”老师一把,可唱着唱着,大家都忍不住哭了起来——高中3年时光历历在目,入学之日仿佛就在昨天,可转眼他们就要奔赴考场,从此开启不同的人生旅程。

  韩雪梅是住校生,她还记得2016年高考时,中宁中学校门口和考场中宁一中门口都有爱心送考的出租车依次排列,免费接送同学们。考场门口是一条餐饮美食街,走出考场,许多餐厅早已切好西瓜、摆放好矿泉水赠送给路过的考生。

  “那是我目前人生中仅有的几次免费乘坐出租车的经历。当时只是觉得有点新鲜,感觉挺好的。现在再回想起来,那样的温暖真的很珍贵,水和西瓜都很甜。”韩雪梅笑着说。

  高考成绩发布,韩雪梅查询到文化课成绩总分428分,远高于当年的第一批次录取线,但因专业课成绩比预期低了一些,她与心仪的大学失之交臂,转而就读四川文化艺术学院音乐教育专业。

  在韩雪梅看来,纵使每个人对未来道路的选择不同,也不是每一个人都能通过上大学而获得出彩人生。但从成为一名高中生起,高考就是要跋山涉水抵达的目的地,一路上的苦和累,纯真岁月中师生团结向上、共同向着一个目标互相鼓励携手前行,让高考不仅仅是一次考试、一个实现梦想的机会,更是一次礼,让自己获得“迎战”人生重要时刻的勇气。

  “刚上大学一年级我就确定了要考研究生的目标,大学四年级冲刺的最后4个月,每晚只睡4个小时,看着用完的一根根笔芯、整齐誊抄的一本本笔记,我感觉备战高考的那股劲儿又回来了,当时的学习方法也悉数用上了,所以考研一次成功,也是我喜欢的专业。”韩雪梅说。

  2020年6月,受疫情影响,韩雪梅那一级的本科毕业生没有像以往那样举办毕业音乐会,而是以录制视频等方式替代。她希望,研究生毕业的时候,能举办一场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硕士毕业音乐会,届时,她想把高中毕业时贴在衣服背后的“名牌”贴在舞台背景板最中央。(记者 王溦)

  当年春节前夕,钱一鸣和同学们还在埋头题海。学校通知,高三学生只能放10天假,班里没有一个人叫苦,大家都知道,面对几个月后的人生第一次大考,此刻这一点苦,算不得什么。

  “根据疫情防控要求,所有人都只能待在家里,哪也去不了。我们一下子都懵了:不能去学校,自己在家怎么复习?放假10天,手里只有带回来的作业,其他复习资料怎么办?”钱一鸣告诉记者,最后一学期的学习主要是对过去知识点进行查漏补缺,她属于班里学习中等的学生,少了老师的辅导,自己感到很迷茫,复习有些无从下手。想到学习好的同学可能趁着这个机会“突飞猛进”,心里更加焦灼;加上每天关注疫情新闻,尤其是看到一些人因感染新冠肺炎而失去生命,她对自己的前途命运更加茫然。

  令大家感动的是,就在这个关键时刻,社会各界给予高考学子极大的关心、照顾和帮助。“社区居委会的叔叔阿姨主动和学校对接,从学校取来了复习资料,挨家挨户送到我们手中。老师也很快开设了网课,通过空中连线,视频给我们授课。”钱一鸣说。

  “最令人难忘的是高考那天,满大街都是接送考生的爱心车队。公安民警、电力工人、医护人员和志愿者像往年一样依旧在考点值守,社会各界都在为我们顺利高考加油。”

  如今,钱一鸣已是宁夏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2020级儿科专业的一名学生了。医学生的课业繁忙,每天她不是在教室里,就是泡在图书馆。

  “在那段难忘的岁月里,我看到了无数白衣天使不畏艰险、挺身而出,冲在第一线,为抢救生命而战斗。从那时起,我决定要成为一名医生。所以在填报志愿时,我毅然选择了宁夏医科大学。”

  钱一鸣说:“今天我站在校园里,想对去年帮助过我们的所有人,深深地说一声,谢谢你们。”(记者 尚陵彬 文/图)

  李嘉伊的艺考内容是美术,这是她从高一开始就系统学习的专业。高中3年刻苦耕耘,李嘉伊在艺术学习中积累知识,同时注重文化课程学习,为自己的大学梦蓄积能量。

  “以前总觉得高考离我很遥远,直到在毕业典礼上,才感到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我已经要直面高考了。”李嘉伊说,直到要告别高中生活,内心才泛起不舍,记忆里学校的样子清晰明媚,蓝色的教学楼、绿色的操场和那些散发着香气的杏树,都曾在自己的青春岁月里留下深深的痕迹。

  毕业典礼当天,李嘉伊领到了自己的准考证。“老师反复强调,要大家放松心态,调整好状态,正确看待高考。但谁都知道,高考没有真正的‘轻松’可言。”为了应对紧张情绪,李嘉伊提前一周就开始调整作息,在家人的陪伴下逐渐进入临考状态。

  李嘉伊制定了清晰的学习计划,每天除了做习题外,还安排了背诵和听力练习。“语文和文综复习相对轻松,在习题方面比较有把握;数学对我而言要难一些,因此我更注重对系统知识的复习和练习。”2个月前,李嘉伊还曾因为高考临近而感到焦虑,如今已经能够很好地面对一切。“我为高考奋斗过,也相信自己的努力不会白费。”她说。

  “进入大学后,我想学习摄影专业,通过自己的镜头,记录世界的精彩。”李嘉伊经常利用课余时间研究摄影。

  地址:宁夏银川市兴庆区中山南街47号宁夏日报新闻大厦 邮编:750001新闻热线传真 合作洽谈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