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海南文化

首届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举行 彰显中国文化魅力-

也要捏个“自己”

“这俩泥人的表情太赞了!”在嵩山“泥人刘”展台前,郑州市民樊女士一手抓着朋友的胳膊,一手指着桌子上摆放的“荷柴归来的老妪”和“咧着嘴大笑的顽童”两个泥人,兴奋地说道。

市民杨女士特地坐了一个多小时的公交来看展览。杨女士说,看了展览后,对“猴加官”印象最深,“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见。”(河南文明网综合)

烙画作品大河网张世超摄

把家人全叫上去看

2016年7月16日,河南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在郑州开幕,展览历时两天,汇聚了数十位非遗传承人、近百个项目数千件作品参展。从古香古色的烙画到刀工精美的蛋雕,从惟妙惟肖的泥塑到历史悠久的宋室风筝,从命运多舛的猴加官到倍受小朋友喜爱的糖画,从雕琢细腻的黄河澄泥砚到独具特色的东京卞梁剪纸……每一个作品都是一门手艺,每一门手艺背后都有一种传承,每一个传承人的心愿都是要使中国的非物质文化发扬光大。

当天,最吸引人的,要数号称“中华第一狮”的“小相狮舞”了。

宋室风筝大河网张世超摄

王称娜认为,目前缺少非遗项目展示的平台和机会,是造成大家对非遗项目知之甚少的主要原因,“希望以后能多点类似活动,这对非遗项目本身蕴含的文化会有很大的帮助。”

“能给我捏个人像吗?”听到樊女士的话,正在捏泥人的嵩山“泥人刘”传承人刘永占,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能啊,咋不能,只要你觉得好就行。”

狮舞没看过瘾

雕刻者刘福喜现场制作浮雕大河网张世超摄

鹤壁浚县的泥咕咕大河网张世超摄

蛋雕手艺人在鸡蛋上雕刻图画大河网张世超摄

还应有更多传统玩意儿

中国烙画名家丁洪强在葫芦上烙画大河网张世超摄

此次非遗展上,泥咕咕、皮影戏、吹糖人的摊位前总聚集着不少孩子。市民王先生趁着周末带着两个女儿来看非遗展,孩子们非常喜欢。王先生说,现在的孩子从小都是玩变形金刚和芭比娃娃,根本就没有见过这些传统的小玩意儿,其实可以多给他们接触的机会。

非遗展台

泥娃娃太赞

郑州市群艺馆馆长、非遗中心主任说,只有像这样让传承人更多地接近市民,走到老百姓中间,非遗才能真正有生命力。

大饱眼福的王阿姨用手机录了视频后,还特意问演员下午的表演几点开始。下午4点,她带着全家人来了。

作为非遗项目,古琴亮相此次展会,同样吸引了不少人关注,但谈到如何让更多的人了解古琴,学琴12年的演奏者王称娜也有些发愁。

7月16日的展演上午9点正式开始,8点多就有市民赶到现场。

而这两天的活动,也让刘永占着实忙活了一把,“这么多人喜欢我这泥人,老高兴了,我们就是缺这样的展示平台,要是多点这种机会就好了。”

童年不只有芭比娃娃

泥塑手艺人现场为观众制作个人泥塑像大河网张世超摄

10分钟,一个与樊女士神似的泥人出现在了刘永占的手上。“你看这中不?”擦了把脸上的汗,刘永占憨厚地说。“这也太像了!”樊女士接过泥人,放在与肩同高的,做起了泥人的“代言人”。

樊女士说,“感觉年轻人不是不喜欢这些传统的东西,而是没有接触的机会,像我,看见这些小玩意儿就想买回家,所以,这样有意义的活动得经常办才行。”

糖画传承人刘芳义老先生现场制作糖画大河网张世超摄

“这是风筝吗?天啊,不说还以为是标本。”不少走到“宋室风筝”展台前的市民说。

十几米的高台,四周用绳子牵引,狮子就利用绳子爬上高台。随着“板叉”“头扛尾”“倒立”等惊险表演,不时发出惊呼声,孩子们都看得目不转睛,许多人拿着手机拍照,附近居民楼上许多人从窗户里探身往外看。

布贴画大河网张世超摄

布艺、香包大河网张世超摄

东京卞梁剪纸大河网张世超摄

魏义民老人制作的“猴加官”展台前,活泼可爱的小猴子拆戴面具,吸引了很多小朋友围观。

提起“泥人刘”捏泥人,还有个故事。曾经有个外国人,听到刘永占要的价格,非要加倍给他钱,在他看来,“你的艺术价值远比你想象的更高。”

“小相狮舞”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巩义市金王狮鼓文化公司董事长李金土说,这些表演最惊险的“上老杆”的青年,最小的只有16岁。

引来众人“围观”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网站推荐更多>>